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涵江区2020年1-3月份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来源:本网 时间:2020-04-02 09:26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一、2020年省、市、区重点项目情况

2020年我区共安排区级重点项目452个,项目总投资1419.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7.48亿元。1-3月份累计完成投资25.4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13%

    分类别看,270个在建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72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6.54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21.39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03%99个区级预备重点项目,总投资445.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2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36亿元。64个区级前期重点项目,总投资240.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37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0.4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44%1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资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5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0.3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4.17%

    分级别看,涵江区列入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共24个,总投资218.4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2.57亿元。全市列入省重点项目81个,总投资1059.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4.53亿元。项目数占全市比重29.6%,年度计划投资占全市比重15.5%24个省级重点项目,1-3月份完成投资12.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0.74%其中:在建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184.5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17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2.3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1.22%预备重点项目6个,总投资3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0.6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48%涵江区列入2019年市级重点项目共78个,总投资62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5.17亿元。2020年全市实施重点项目330个,总投资499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9.9亿元。项目数占全市比重26.4%,年度计划投资占全市比重15.8%78个市级重点项目,1-3月份完成投资16.04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5.26%其中:促开工项目23个,总投资104.4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6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13%促竣工项目25个,总投资1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72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8.5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9.14%促进度项目19个,总投资125.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3.76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4.7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17%促前期项目11个,总投资258.52亿元。

二、“五个一批”项目情况

截止20203月我区共有“五个一批”项目389个,总投资2758.1亿元。其中:谋划项目57,总投资798.3亿元,本季度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涵江区段、涵江新能源开发项目一期等14个项目;签约项目75,总投资768.9亿元,本季度国信容宇电子项目、水产品科学加工与现代冷链物流建设项目等16个项目;开工项目46, 总投资220.3亿元,本季度新增莆田保利城六期、联发尚书第等4个项目;投产项目211, 总投资970.6亿元,本季度新增正荣国领二期项目、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改建项目等11个项目;增资项目0

三、重大项目复工情况

1、省重点项目情况:截止325日,16个在建省重点项目中已复工项目16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复工率为100%,在建工点数26个,已复工点数26个,员工到位率为100%

2、市重点项目情况:截止325日,44个在建市重点项目中已复工项目44个,在建市重点项目复工率为100%,在建工点数58个,已复工点数58个,员工到位率为96.21%

    、主要工作做法

    制定了《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常态化管理的通知》、《中共莆田市涵江区委办公室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健全“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的通知》、《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涵江区“五个一批”项目快速协调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做到第一时间反映问题,第一时间沟通核实,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第一时间拟定联席会议研究事项。不断创新项目工作,推进落实服务机制,坚持向机制创新要效率、要活力、要成效,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更加高效的项目推进、落实和服务机制,提高项目工作成效。

一是科学有序组织复工。制定了《涵江区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关于在严格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科学有序组织重点项目复工充分发挥重点建设对投资支撑和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的通知》、《涵江区重点项目管理办公室关于努力创造条件抓紧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尽快复工的通知》,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组织好连续施工。同时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员工防护措施,确保建设过程员工工作安全。

二是做好复工服务工作。对在2月底前实现复工并能持续推进的重大项目,申请市级重点项目前期经费补贴。目前已为福建福英泰项目工程(一期)申请前期经费补贴20万元、苍口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申请前期经费补贴10万元一次性给予建设单位。及时受理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复工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收集汇总雪津迁建项目、1-3号泊位码头等15个重大项目口罩需求6批次共6万个,已协调解决口罩6万个。继续做好各重点项目复工要素保障工作。

三是创新招商对接。拓展产业链招商、专业园区招商、龙头企业和侨乡资源招商,立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产业基础,盯紧高潜力、高需求市场领域,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涵江港等载体优势,强化园区道路、基础设施、物流服务等设施配套,着力抓好云度新能源汽车、福联砷化镓、华佳彩高新面板、HDT莆田新能源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以龙头企业产能爬升,竣工投产福英泰模组、百威雪津25万吨产能扩建、华兴玻璃60万吨轻量级玻璃瓶等建设项目,引进一批补链、健链项目。创新常态化招商对接机制,打开招商工作新格局。加快实施人才公寓、国际学校等民生项目,完善城区和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满足产业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在涵就学就医、置业安居、休闲娱乐等需要,解决客商的“后顾之忧”,实现涵江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招商环境。

四是创新项目推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项目前期工作。成立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班,逐一对项目提出了解决方案,强化项目带动,全力加快前期工作推进。围绕征地拆迁、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评价、审批核准等环节精准发力,做好协调服务,狠抓452个项目建设进度。倒排节点、挂图作战,紧抓施工黄金季节赶工程、赶建设。坚持一线工作法,实行“一岗双责、一线考核”的用人导向,实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清单式”管理机制,挂钩领导和乡镇街道逐一列出项目任务清单、前期工作清单、征迁任务清单、安置房扫尾清单等,明确任务点,画好作战图,确保工作不落空。做到“发现问题不过夜,解决问题不过周”。

五是强化要素保障协调以“谁审批、谁服务”倒逼审批提速增效,土地、规划、林业、环保、水务等要素保障部门转变服务理念,变审批为服务,提前梳理年度攻坚总任务,兜底负责用地、用林、用海、排放指标等要素保障,让审批部门在要素保障中担大责、挑大梁,形成推动项目的强大合力。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流程再造,落实“一站办公”、“限时办结”、“并联审批”等绿色通道,建立前期工作全程代办的保姆式、月嫂式服务机制,加快“放管服”,不断提高行政效率,以“大服务”提升投资环境“软”实力。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区紧紧围绕“打造宜居港城,建设美丽莆田”奋斗目标,主动作为、探索创新,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产业领域有效投资不足。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经营状况等原因,造成资金环境总体偏紧,部分企业前期工作进展缓慢,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存量调整的进展还不够快。二是转型升级面临诸多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还不高,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力需要加强,落后产能没有完全化解,节能降耗压力突出。三是重大项目的二期建设项目谈判进展较慢。由于目前华佳彩、HDT、福联等项目一期产能尚未完全释放,并考虑到市场、资金等多方面压力,各投资商尚未上马二期项目,二期项目谈判还没有实质性开展。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项目带动。紧抓中央支持福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有利时机,全力对接国家专项建设资金,围绕棚改、水利、生态环保、民生改善等领域、精准策划生成一批新项目,新增五个一批项目200个以上,增强投资拉动效应;全力抓好452个区级重点项目,健全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精细化管理,推进福厦客专、福莆宁城际铁路F2线、沈海高速扩容二期、江涵大桥、兴化港区涵江作业区1-3号泊位码头及进港航道工程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快捷联通。完成湄职院整体搬迁、莆田学院沁后校区整体征迁,加快东南新工科学院院址筹建,打造莆田高等教育新高地。

(二)全力突破要素制约。聚焦城乡建设、产业项目落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破解要素保障问题。加快土地报批、补充耕地进度,力争全年报批土地3500亩、林地800亩以上,完成补充耕地946亩。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项目投资,积极对接国家大基金,争取地方专项债券,紧密跟踪对接香港紫荆资本等实力雄厚的专业投资机构,争取在供应链金融、产业引导基金设立上取得突破。扎实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清理工作,承接、嫁接一批先进地区产业转型项目,做到腾笼换鸟。

(三)强化城乡统筹。突出聚集发展强功能。按照城市西联北拓南进目标导向,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产城融合,融入城涵一体,突出提升城市要素集聚度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中心城区要加快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步伐,围绕功能聚集、统筹主导、品质提升,改造提升黄安小区、涵华小区、黄霞二期、回迁塘北二期、鳌山、新丰等一批安置房项目;塘北、兴涵水都、国际商贸城片区要推动20个在建房地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吸引力。

(四)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完善领导挂钩项目推进机制,组建专班推动项目前期,做实策划论证、手续报批、土地征迁等工作。精准对接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投向,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探索建立产业引导基金,全力保障项目资金需求。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要素指标,科学统筹用好年度用地、用林、用海、环境容量等指标,加强业务指导,优先保障重大项目要素需求;项目涉及的审批工作,实行区直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制,指导、督促业主做好项目前期手续办理。

(五)优化前期手续审批。项目相关审批部门要大力推广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全程网办、快递办理等方式实现“一趟不用跑,在家就能办”。要开辟重点项目一站式全链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绿色通道”,审批所需材料项目建设单位暂时难以提供的,在项目建设单位承诺限期补齐的前提下,各审批部门要给予“容缺”审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