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04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莆田市涵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时间:2025-07-24 15:4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答复类别:B类

 郑敏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大力扶持涵江传统文化产业的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大政策扶持,完善产业链条

认真做好非遗的长期保护计划、编制以及资料收集工作,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涵江文化品牌。并积极向上申请资金,其中,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补助经费每年每人6000元,用于补助评估合格以上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积极鼓励非遗传承人响应时代号召,借助新媒体,与大众分享非遗文化的璀璨印迹,依托上线电商平台、直播带货、“非遗购物节”等途径,将品牌通过产业化运作,发挥“非遗”的最大化力量,在保留非遗文化核心理念的基础上运用全新的方式去呈现,建构适应当代人需求的新时代非遗文化。其中,黄氏木雕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林飞鹤老师通过抖音平台讲述非遗故事,展示传统手工木雕制作魅力吸引关注,后端通过工作室研发产品、保障供应,打开了木雕工艺品的线上市场。

二、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创新发展

 涵江区文化馆依托“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节日”“莆阳开春”“莆阳爽夏”“莆阳赏秋”等活动,分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单、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图片展览、组织非遗代表性项目展演展示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立足区域特色优势,不断激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动能新活力,一是非遗场景化。例如将“延宁宫妈祖蔗塔”“霞徐春景斋菜”等市级非遗项目融入节庆活动,打造“非遗+元宵”特色品牌,吸引游客体验传统民俗。二是非遗产业化。通过“共富工坊”孵化非遗文创产品,如错金银工艺品、宝元福记燕皮等,既丰富了旅游业态,又为传承人增收。三是非遗年轻化。与青年创客合作,开发非遗研学课程、沉浸式剧场,吸引年轻群体参与,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三、强化校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传统家具产业白塘镇陈桥村依托百年家具制造传统,打造家具产业文创主题村,村陈桥村通过村校合作,搭建与华侨大学交流平台,引入高校设计资源,“Z世代”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孵化陈桥“数字榫卯”IP。同时,盘活闲置小学场地,建立直播基地,引入专业直播团队,动员直播电商入驻,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效应;建设木工研学基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实践教育,鼓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非遗技艺活态延续的基础上,对传统特色资源进行传承、设计和应用,通过“体验+讲解+创作”的多元教学模式,让学生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激发其对家乡的认同感与文化自信,让地方文化在新时代教育中焕发活力,实现从“文化记忆”到“活态传承”的跨越。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莆田市木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飞鹤于2023年聘为莆田学院“客座教授”,在工艺美术学院开展关于《守正创新与时代审美》紫霄学术讲坛,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和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人才持续发展。

 

领导署名:陈美娟

人:方芳

联系电话:3563205

 

                              

                     莆田市涵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5年7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