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区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02504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莆田市涵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时间:2025-07-24 15:35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答复类别:A

陈颖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推进涵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自觉,深入实施文旅品牌建设的建议

涵江区历史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2023年,我区印发《涵江区“十四五”文化体育和旅游改革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我区文旅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品牌打造、空间布局、精品线路、旅游产品等进行优化。立足五色旅游、水韵涵江品牌,持续推进“一镇一文化一品牌”战略,精准定位、错位发展,把沿线重点景区、特色村镇、人文资源、民俗风情等串联起来,串点、连线、成面,打造成为推动我区新一轮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增长点,打通区内旅游小循环,持续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二、关于汇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大合力,扶持文化品牌精准创新的建议

我区积极发动社会组织、企业、机构和个人等社会力量作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引入社会力量成立全省首家区级文物保护协会,发展会员206人,组建6支志愿者服务队,形成“专业+民间”的保护网络。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在闽中司令部旧址等革命文物点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年接待参观超万人次;将江氏民居辟为廉政教育基地,李制干祠建成家风家训馆,实现文物与廉洁文化、传统美德深度融合。创新“文物+旅游”模式,推出红色主题旅游线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文物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传承”。

三、关于加深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推动文旅融合市场化的建议

我区充分发挥涵江“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优势,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掘、整理和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组织老艺人对涵江古音乐进行研究创新,充分发挥老艺人、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大力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我区以“莆阳开春”活动为契机,组织后宫木杆秤制作技艺、上俞灯笼制作技艺、利墩草编工艺、白塘民间剪纸技艺、海慧雕刻、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四君子古典家具等特色民间手工艺、非遗代表性项目在白塘湖活动现场进行展演展示,既向游客展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又为游客提供近距离观摩大师创作,激发市民游客对传统工艺美术艺术创作的了解和学习,实现非遗活态传承。

四、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稳步推进文旅产业升级的建议

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称的核心部分,我区秉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理念,推进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着力打造高品质历史文化街区,切实延续好城市根脉,守护好一方乡愁。在举办文化活动方面,以“街艺角”的形式,于重大传统节日和节庆期间在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东方廿五坎、延宁顺茂隆宅、旺菜池、广镇楼等10余个文化艺术展示点开展青年摇滚乐、轻便型歌舞、地方曲艺、十音八乐等器乐演奏、汉服秀等文化艺术活动。在业态完善方面,融入国画艺术、茶文化、街头艺人文化等要素,已引进“山风集雅画室”“锦里文创园”“花与田共享茶室”等23家文创新业态,进一步汇聚街头巷尾人气,在老街打造新业态文化体验空间。

 

领导署名:陈美娟

人:方芳

联系电话:3563205

 

                              

                     莆田市涵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25年7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