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春节前后的商家打折优惠促销活动,消费者宜保持冷静,按需购买。要选择经营资质齐全、信用度较高的购物平台或商家。面对优惠打折活动,需要认真了解规则详情,保留商品宣传页面、电子订单、聊天记录等,不随意扫码或私下交易,谨防优惠陷阱。直播购物时要冷静对待,不要仅被主播的激情演说和营销话术所吸引,要仔细阅读商品及赠品的详情介绍,警惕虚标原价、先涨后降等价格欺诈行为,对心仪商品可在不同平台及商家进行比价,避免多花冤枉钱。
春节期间,老年人面临更多的保健食品促销,未成年人在玩具、文具等方面消费机会增加。要对老人孩子多介绍安全消费知识,引导他们科学理性消费。购买保健食品时,要“一看二查三辨”,即查看销售场所资质,特别关注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或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编号);要查验外包装和说明书,认准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要辨别不良商家的虚假广告或夸大宣传,牢记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购买玩具、文具时,要注意查看强制性产品认证3C标志,查看商标、厂名、厂址等标签标识。
节日在家聚餐,要到经营良好的正规市场购买、挑选新鲜干净的食材,选择线上平台配送应及时收货验货,发现包装破损或食品变质问题及时留证沟通。外出就餐、预订宴席时需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卫生的餐饮单位,点餐前注意向经营者核实菜品价格、付款方式、额外收费项目等内容,结账时注意查看消费明细。形成绿色消费习惯,亲友团聚用餐提倡使用公勺公筷,自觉践行“光盘行动”,适量点餐,节约用餐,以免造成餐饮浪费。
节假日旅游及返乡订票需求旺盛,建议消费者根据行程计划密切关注购票日期,机酒订票需要留意退改规则,灵活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自驾出行合理规划路线,考虑错峰出行,降低堵车风险,注意安全驾驶;跟团出游时注意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旅行社,确认行程、景点、食宿标准等合同相关条款,保存好付费凭证和沟通记录等证明,警惕“低价团”产品。
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包括订单明细、付款凭据、宣传资料、商家承诺、沟通记录等有效证据。发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及时主动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