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
2024年以来,区信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做好党的二十大信访安全保障为主线,以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为抓手,坚持法治信访、法治机关一体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对信访工作的引领保障作用,信访法治化建设取得了新成果。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局党组把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的法治学习,认真落实到理论学习中心组,全年累计已开展24次集中学习,开展5次专题研讨。
二是坚持会前学法制度。局党组会议、全局干部职工大会、支部党员大会等重大会议前,由局党组成员对局机关干部进行导读式学习。通过领导干部领学,使局机关干部更好地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刻内涵,自觉强化自身法治素养,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坚持局机关学法用法制度。全体干部通过学习强国、福建干部网络学院等学习平台,重点学习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授课视频、理论文章,组织网上观看庭审活动,自觉强化自身法治素养,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的能力水平。
(二)加强守法普法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是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区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许汝止同志认真履行区信访局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落实述法制度,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二是局党组定期研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局党组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切实做到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法治工作与信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要求在信访领域得到有效落实。
三是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坚持依法依规行使职权,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不断健全完善和规范重大决策的调研、论证、决策程序,确保决策依法科学民主。建立法律顾问工作机制和公职律师制度,为信访工作依法行政和有效行政提供坚强法律保障。
(三)扎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
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把《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纳入“八五”普法重要内容,线上线下立体聚焦、融合发声,在全社会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二是坚持普法并举。积极推进信访法治实践,利用涵江时讯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学习宣传,在接访大厅发放《信访工作条例》、依法逐级走访等宣传资料,在接访大厅、过道走廊张贴法治宣传海报,引导群众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理性信访,营造良好的法治信访环境。
三是强化机关普法教育。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纳入信访干部培训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宪法日等宣传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宪法知识在线答题活动,大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培养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
(四)依法履行核心职能。
一是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信访安全保障工作任务。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矛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化解等“四大专项行动”,从严从实从细做好源头预防、矛盾调处、风险防范、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实现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期间“三个不发生”。
二是信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精神,抓实依法逐级走访、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深入推进信访业务流程再造,今年1-12月份,全区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一次性办结率97.18%,满意率91.75%,参评率90.96%。
二、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法律意识缺位而暴露出的盲目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够强,维权者认知水平有限,无法通过合法的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利,因此在信访时盲目不理性,对信访工作人员产生抵触心理以及过激行为。另外信访群众存在法律上的误区,认为信访问题的处理主体是信访部门,信访部门应该包办处理所有信访问题,导致出现缠访闹访的现象,使信访部门背上沉重的包袱,也给信访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
二是司法维权渠道不通畅。告状难、执行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打官司的结果从法律层面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受损止损的心理预期,加之一些群众从主观上对执法和司法机关不信任,加上“打官司”的成本较高,导致大量涉法涉诉案件涌入信访部门。
三是打击非访工作开展不够有力。搜集固定证据意识淡薄,未做到平常工作“雁过留痕”,未及时保留书面材料、影音资料,导致依法打击时取证困难。尤其是少数上访老户反映问题经历时间长,搜集证据难、还原当时事实难。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区信访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信访工作,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在法治轨道上努力提升信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强化法治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法治建设总体要求,始终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和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完善,认真贯彻“一规划两纲要”、“八五”普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等要求,不断提升信访法治化建设水平,切实发挥好信访制度作为社会“减压阀”、“稳定器”的作用。
(二)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一是要打造“阳光信访”。规范信访信息公开与信访考核督查,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网上受理信访制度,把信访信息化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来推进,实现所有的信访事项网上受理、网下办理、网上流转,办理过程和结果在网上可查询。二是依法规范信访工作。按照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让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就地解决。要加强信访行为引导,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来宣讲、解读信访法律法规和信访知识,提高群众遵法、守法、用法意识。
(三)加大非法信访打击力度。领导干部和信访干部要坚持依法处理和办理信访案件,严格依法办案和按规矩办事,特别是通过法院已判决的案件或者信访部门处理“三级终结”的案件,一定要尊重法院判决和信访机关的处理意见。如果继续办理,其实就是以权代法、以情代法的行为。同时也不要搞花钱买平安的做法,花钱消灾只会助长信访人缠访闹访越级访的积极性,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化,造成新的积案。
(四)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一是要健全完善的信访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信访工作的职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明晰权责清单,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在信访工作中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解决职责不清、工作随意、办理不透明、效率不高等问题;二是把中央关于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安排部署及时转化为相关法律和制度。根据中央要求和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探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从法律层面进行总结提炼,如开展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干部接访下访、联席会议制度等工作方法和成功经验,推动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相互配套、覆盖广泛的信访工作法律制度体系,确保信访工作能在法制框架内依法有序运行。三是健全和完善风险评估工作。对于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环境保护、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重大问题,在制定政策和做出决策前,必须开展风险评估,找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平衡点。
涵江区人民政府信访局
2025年3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