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涵江区涵西街道,一幅以“全市一张图”为画笔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作为数字化治理的“神经中枢”,该平台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场景,推动老城焕新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走出一条“数据驱动、精准高效”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智慧网格:让治理从“粗放”到“精准”
走进涵西街道大数据调度指挥中心,“全市一张图”平台实时跳动着网格动态:房屋、人口、网格等基础数据一目了然,监控视频24小时智能捕捉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2025年1月,延宁社区单元长通过平台上报“树木疯长危及房屋安全”事件,从采集上报到街道会商、工程队处置,全流程仅用一周,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快速响应”。依托平台“事件流转—分析研判—闭环处置”机制,街道累计办结民生问题24372件,办结率达99.9%。从安达路地锁拆除到苍林街污水管修缮,平台让治理触角延伸至每个楼栋,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
头雁领航:让队伍从“单兵”到“雁阵”
“请大家看屏幕,这是延宁社区最新的党建体检数据……”每周的“晾晒比”现场,社区书记们通过平台晒成绩、比思路,形成“头雁领飞、群雁齐鸣”的生动局面。街道常态化开展“练兵比武”活动。 在干部培养上,平台更显“智慧”:延宁社区挂钩队员林仪通过平台指导社区落实“三会一课”,推动党建体检、流动党员管理等工作数字化;延宁社区党委利用平台人才库,邀请建筑师徐甜甜为萝苜田街区改造出谋划策,让“数字赋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数字引擎:让经济从“沉睡”到“激活”
在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全市一张图”成为激活千年老街的“金钥匙”。通过平台梳理的“一村一策”,楼下社区成立萝苜田矿泉水品牌、海产品干货公司,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甜蜜经济”;延宁社区依托平台打造“新桥头夜市”,实时监控经营秩序与卫生状况,预计年收益达100万元,带动就业20人。 人才库功能更成为发展“加速器”。涵西街道挖掘本土人才45名,推动端明陡门节点改造成为网红打卡点;通过平台对接的“银发智囊团”,为9个社区制定发展清单21项,2025年孝义社区集体经济排名跃升127名,苍林社区年收入突破108万元。
民生服务:让幸福从“有感”到“可及”
“现在办事不用跑断腿,平台上啥都能查!”保尾社区居民点赞的背后,是平台构建的“15分钟服务圈”。街道整合民政、卫健等部门数据,精准识别1119名关爱人群,开展“敲门行动”为困难群众送棉被、义剪、低保入户等服务33场次。 在苍林社区,平台赋能“完整社区”建设,适老化改造惠及80户老人;通过平台发起的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四害”孳生地156处,人居环境满意度达98.6%,成功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从老旧小区的“蝶变”到夜市经济的“沸腾”,从网格治理的“精细”到民生服务的“温暖”,涵西街道以“全市一张图”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杠杆”。
未来,随着平台与“福”文化、非遗保护等场景的深度融合,这幅数字画卷将继续书写更多“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美好”的精彩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