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涵江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20-01-13 14:44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191225日在涵江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上 

  涵江区财政局局长  朱永胜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涵江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区财政部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区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探索破解财源匮乏、收支矛盾、债务风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诸多难题,财政工作基本实现平稳发展。 

  (一)2019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05100万元(涉及数据为预计数,下同),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与上年持平,其中:地方级收入2392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9.9%,增长0.5%。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9年全区预算总财力为220000万元,其中:当年预算体制财力206500万元、调入资金1432万元、调入稳定预算调节基金9000万元、收回上年结转资金3068万元,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6000万元(含当年上级专项及上年结转支出),同比下降1.5% 

  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30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4.7%,其中:地方级收入1360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地方级收入加上上下级体制结算净收入及各项财力补助等,区本级预算总财力为205000万元;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205000万元,同比下降13.1%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政府性基金收入298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68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5%。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上级基金转移性收入及各项基金补助收入16688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7018万元,收入总计233700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227200万元(含当年上级专项及上年结转支出),增长51.1%,政府性基金滚存结余6500万元。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2019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2133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7826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4307万元;安排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048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3576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6906万元。当年度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1651万元,加上以前年度累计结余31155万元,累计滚存结余32806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区国资部门监管的2家企业纳入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3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2019年财政决算还在编制中,因上下级结算等因素变动,上述数据会有所变动,待决算编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二)2019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围绕高质量发展财政收支总体平稳全区财税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目标要求,主动作为,在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抓紧抓实财政收入。2019年,全区财政总收入40.51亿元,其中全区税收收入完成36亿元,增长1.5 % 

  2.多方协调筹措,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一是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2019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75亿元,比上年增长6.8%二是积极与省财政厅、市财政局对接,2019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3.31亿元,其中:省财政厅直接下达再融资债券1.01亿元,由市财政局转付省财政厅分配的再融资债券3000万元,由市财政局转付省财政厅分配的2019年新增棚改专项债券2亿元。 

  3.培植实体经济,服务发展出招见效一是全面贯彻中央出台增值税减税、省级出台小微企业六税两费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严格执行取消、停征和降低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政府性基金等各项减费降负政策,确保企业实打实享受到政策红利,2019年预计实现减税降费4亿元以上。二是全面落实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奖励措施等相关优惠政策,2019年共拨付涉企补助资金3.73亿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充分引导金融资源配置,积极落实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有效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努力缓解我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保障企业应急转贷需求2019年共为15家企业提供17笔应急保障周转金7.07亿元,实现金融与实体产业良性互动、共生发展。 

  4.聚焦重点领域打好三大攻坚战役。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多措并举化解政府债务,确保债务风险防控工作稳妥推进。深入开展互联网领域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做好类金融机构风险监管排查,全区不良贷款率控制在2.5%以内。二是打好脱贫攻坚战。持续发力攻坚,落实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监管,2019年共投入扶贫资金7614万元,增长7.1;用于1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实现全区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推动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山海协作柘荣县结对帮扶及助推宁夏脱贫、闽宁劳务协作就业扶贫补助;支持产业扶贫、破壳消薄、低保兜底等扶贫政策;建立从学前教育、中职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三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体要求,2019支付多位一体政府购买服务费、共建美丽乡村区级配套等资金8852.14万元,用于支持城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专项工作,改善城区、农村居住环境;投入大造阔叶树 绿化全莆田、造林绿化资金计1288.16万元;投入安全生态水系、中小河流治理、河道专管员资金计3138万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投入流域整治资金5826.23万元,推动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取得新成效。 

  5.坚持为民理财,民生投入持续增长。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提水平,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及义务教育四免一补政策,2019年共安排教育支出7.17亿元,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巩固完善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和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普高和职教保障水平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完善扶困助学机制等二是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19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69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保、优抚、特困救助、自主就业退役兵补助、残疾人事业发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补助及农村幸福院养老设施建设等。三是强化政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责任,积极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19年卫生健康支出2.07亿元,主要用于保障基层医疗机构运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药物零差率补助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等。四是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2019年共支出项目资金26.69亿元,用于雪津迁建、江港滨海产业新区及附属工程、旧车站、新港桥综合体、国际商贸城、联十一线和南环城路等在建重点项目,片区改造项目安置房征迁补偿款、进度款,及购买项目用地补充耕地指标及增减挂钩费用支出等。五是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2019年,我区全面提高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待遇和离任村主干生活补助标准。乡镇(街道)及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转移支付5771.27万元,较上年增加1723.06万元,同比增长42.56%。有效保障村级组织机构正常运转,增强村居自治能力。 

  6.激发改革动力,财政监管日趋规范。一是预算安排科学合理。加强预算编审、执行及调整的规范性管理,做好预算公开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2019年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共下达指标58.97亿元,完成集中支付业务17700笔,实现支付金额47.46亿元,利用可调度资金11.51亿元同时优化乡镇支出结构,累计审核乡镇用款申报计划1.57亿元,批复用款1.55亿元,为乡镇调控留用资金197.56万元二是预算执行约束有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各项业务上线运行,我区总共有112个部门208个项目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涉及财政资金5.69亿元;并对扶贫项目资金实施全过程绩效跟踪,我区共有62个扶贫项目纳入绩效管理范围,涉及财政资金6268.46万元。三是继续严控三公经费2019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310.9万元,下降2.8%。四是规范政府采购监管缩短采购周期,减少采购成本,2019年共成功组织公开招标采购46次,总预算价为6680万元,总成交价为5790万元,共为政府节约资金890万元,总节约率为13.32%;网上超市共进行采购228次,总采购金额590万元。五是做好投资评审工作。充分发挥工程预、结算审核沟通平台作用,2019年共完成政府性投资性工程项目220个,送审金额13.66亿元,审后金额13亿元,净核减6605万元,平均核减率4.84%财政监督不断深入。牵头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一卡通专项治理、最后一公里专项检查、减税降费专项检查、安置房补差款清查及1+X专项督查等,不断推动财经制度的完善与规范 

  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但仍面临不小挑战。一是部重点税源行业、新项目支撑力度较弱。在楼市政策字当先的基调下,房地产行业税收贡献难以明显回升。受上年基数较高以及基建投资增速回落影响,建筑业税收增幅趋于放缓。我区新投产的重点企业还处于房屋设备抵扣期,增值税基本没有实现。受工业转型升级影响,新旧动能转换不足,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短期内难以显现。二是减税降费影响加大。随着41日起降低增值税税率等减税政策实施,与去年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形成叠加效应,后期税收收入增幅还将继续回落。三是财政运行压力加大。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同时,保民生、保运转、促改革、补短板等刚性支出仍然不减;另外,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低于预期,使得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持续增大。 

  二、2020年预算草案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区各级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进固稳、以稳促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把稳增长与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坚持打基础、利当前、谋长远统筹衔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着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一)2020年财政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020年,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期为417200万元,增长3%全区地方收入预期为242200万元,同比增长1.3%。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总财力为223100万元,其中:当年预算体制财力216600万元、调入资金3500万元、收回上年结转资金300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2231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227500万元,地方收入预期为124300万元,地方级收入加上上下级体制结算净收入及各项财力补助等,区本级总财力为20810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2081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区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一是基本支出82212万元,其中:年工资44951万元、基本养老保险7043万元、基本医疗保险2641万元、工伤保险88万元、生育保险220万元、失业保险192万元、公积金6253万元、公用经费1034万元、教育生均公用经费6220万元、其他人员支出9371万元、预留增员增资等1998万元。二是其他基本支出83815万元,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补助11000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14338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区级补助5915万元,计生各类奖励补助资金4267万元,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4255万元,民政各类优抚经费3691万元,政法委网格员工资及保障经费2636万元,10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助1951万元,一般债券付息14663万元,教师增发一个月绩效2841万元,乡村教师生活补助1901万元,职业年金补助1500万元,义务兵优待金及退伍军人一次性安置费1149万元等。三是项目支出39973万元,主要包括:教育附加费安排的支出4150万元,经济总部发展补助3000万元,扶持工业企业奖补资金3000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179万元,山海协作柘荣对口帮扶资金1200万元,援宁帮扶资金1700万元,江口片区污水处理服务费等1842万元,粮食风险基金1022万元等。四是预备费2100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为16000万元,下降46.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3000万元,下降51.5%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经常性土地出让金市级返还通过转移支付补助2100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财力为22600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26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230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2020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377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859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5172万元;安排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222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4049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8172万元。当年度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1550万元,加上以前年度累计结余32086万元,累计滚存结余34356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安排区国资部门监管的2家企业纳入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5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5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2020年财政工作要点 

  1.紧盯目标,着力攻克财政重点。一是把支持产业发展作为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强化税源变动监测,依法依规、有序有力组织税收和非税收入。二是加强督导总部经济组织收入工作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做到依法征税三是加快对经营性土地及工业用地的前期净地,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组织招拍挂,加快实现土地出让收入。四是督促相关项目业主及乡镇(街)倒计时安排安置房补差款清收任务,确保应收尽收。2020全区财政预计总收入41.72亿元,同比增收1.21亿元,增长3% 

  2.为民理财,紧紧兜牢基本底线。一是突出抓好三保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持续加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重点领域投入,有效提升公共财政保障能力。2020年,全区三保支出预算18.14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3%,其中区本级三保支出预算16.80亿元,占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7%,包括保工资(人员经费)9.79亿元、保运转(公用经费)5549万元、扶贫支出4436万元、教育经费支出5632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7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1.37亿元、村级支出559万元、其他基本民生支出2.28亿元。二是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大扶贫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扶贫资金常态化监管机制,扎实开展好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三是继续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支持现代农业、规范农村建房、农村环境治理、厕所革命河长制林长制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3.多措并举,拓宽多元资金渠道。一是主动协调配合区发改、住建局等部门策划上报专项债券项目配套融资事项,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要作用。二是配合各部门科学制定向上目标,研究政策走向,打造精品项目,争取上级支持。三是盘活国有资产,督促各相关业主及乡镇()对剩余安置房倒计时安排清收处置任务。 

  4.服务大局,推动管理再上台阶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财政资金保重点、补短板的鲜明导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推动评价结果与财政支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挂钩。二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实施细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三是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积极开展政府隐性债务清理工作,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四是继续开展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财政监督水平。 

  各位代表2020年的财政工作将在、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为打造产业强区、建设宜居涵江,建成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城贡献财政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