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涵江区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时间:2019-01-15 17:0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18年12月27日在涵江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涵江区财政局局长   朱永胜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涵江区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我区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着力深化财税改革,积极化解风险,推动创新发展,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财政工作保持基本平稳发展态势。

  (一)2018年预算收支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93000万元(涉及数据为预计数,下同),完成调整预算的100.8%,增长8%,其中:地方级收入2323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5%,增长5%。根据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8年全区预算总财力为221800万元,其中:当年预算体制财力201460万元(含新增一般债券7900万元)、调入资金8680万元、调入稳定预算调节基金9146万元、收回上年结转资金2514万元,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5000万元(含当年上级专项及上年结转支出),同比下降2%。

  区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2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1%,其中:地方级收入1145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7%;地方级收入加上上下级体制结算净收入及各项财力补助等,区本级预算总财力为206800万元;区本级公共财政支出206800万元,同比下降7.8%。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12909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90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5%。当年政府性基金支出187300万元(含当年上级专项及上年结转支出),增长15.9%。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8125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557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2554万元;安排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604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259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3449万元。当年度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2084万元,加上以前年度累计结余27917万元,累计滚存结余3000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区国资部门监管的2家企业纳入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55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255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2018年财政决算还在编制中,因上下级结算等因素变动,上述数据会有所变动,待决算编成后再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批。

  (二)2018年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

  1.稳步提升收入质量

  一是健全重点税源企业联系监测制度,及时掌控主体税源、重点税源及重点企业的收入变化情况。二是加大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力度,加快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固定资产及多余的安置房拍卖工作,增加我区非税收入。三是加快土地出让挂牌,增加相关收入。四是做好总部经济税收入库工作,引进总部经济企业达200多家。2018年财政收入税性比重达88.5%,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2.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一是积极推进PPP项目落地,截至2018年,我区累计完成滨海新城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安置区暨苍林小学及附属幼儿园迁建、教育工程包、涵江区水环境整治等七个PPP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总投资达80.46亿元,争取省级PPP示范项目前期费用奖补资金790万元。目前,滨海新城工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已建成进入运行阶段。二是充分利用地方债,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2018年,我区新增一般债券7900万元,棚改专项债33800万元,土地储备专项债18800万元,新增限额控制在省级核定范围内。

  3.打好三大攻坚战役

  一是积极化解债务风险,2018年涵江区政府债务限额112.16亿元,2018年底实际债务余额111.0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6.65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4.41亿元,债务余额控制在省级核定的限额内。二是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建立处级领导挂钩帮扶企业和“每周一报”机制,“一企一策”创新处置方式。2018年年初我区不良贷款余额8.13亿元,全年净化解不良贷款4亿元,年末不良贷款余额4.13亿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6.06亿元控制目标,切实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三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结对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多渠道筹措资金,2018年共拨付财政扶贫专项资金7109万元;依托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2.0,搭建覆盖各级的智能化扶贫资金在线监管系统,对扶贫资金从省级到乡镇的申报、分配、审核、下达、拨付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管。四是着力推进污染防治,2018年统筹相关资金9555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维护、外度水库水污染防治、造林绿化、河道管护、五个行业污染整治、土壤污染防治及小流域整治等项目支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4.精准发力普惠民生

  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提水平,全区涉及民生方面支出约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9.2 %。其中:教育支出7553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573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91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12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935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610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389万元、农林水支出2233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29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407万元。

  5.切实推动乡村振兴

  一是结合村(居)特点,运用“一事一议”奖补机制,统筹安排奖补资金632万元,建设35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用于提升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二是打造萩芦镇梅洋村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争取省级专项奖补资金300万元。三是着力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实现形式,全年保障199个村(居)组织运转和村干部报酬经费3593万元。四是全力推进“破壳消薄”工作,由市、区、62个行政村共筹集资金3345万元作为股本与莆田市振兴乡村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涵江区振兴乡村有限公司,所得受益用于保障62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的集体收入;并向省财政厅争取试点补助资金260万元,用于扶持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6.财政改革不断推进

  一是完善预算体系建设,加强预算编审、执行及调整的规范性管理,实现全口径预算编制,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做好预决算公开。二是实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清查核实资产负债,提高报表数据质量,夯实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数据基础,全区220家预算单位开展试编工作。三是落实债务风险机制,推行全口径债务信息管理,完善债务报告和公开制度,妥善处理存量债务和在建项目后续资金筹措,构建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机制。四是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放分配权限,明确职责分工,简化手续,实现“放管服”改革。五是国库改革继续深化,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确保全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的286家单位经费正常支出,全年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共下达指标42.78亿元,完成集中支付业务18385笔,实现支付金额 38.7亿元,其中:直接支付38.69亿元,直接支付率99.99%;利用可调度资金2.88亿元,有力保障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六是乡财管理不断深入,在乡镇方面,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年共审核乡镇用款申报计划31458万元,批复用款31203万元,为乡镇调控留用255万元;卫生院方面,在取消药品零差价的基础上,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保障力度,安排工资性补助2050万元,促进了乡镇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是评审工作有序开展,按照“预算评审—项目建设—结算评审”的程序开展工作,2018年共审结工程项目341个,送审造价16.92亿元,审定造价16.18亿元,净核减0.74亿元,平均核减率4.3 %。

  7.财政监管继续深入

  一是加强一般性支出监管,全面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继续规范和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8年,全区“三公”经费支出346万元,下降31%。二是规范政府采购监管,减少政府采购审批流程,普及网上超市,把政府采购纳入年度部门预算统一编制;2018年,全区共组织各类政府采购预算7968万元,实际成交7531万元,节约资金437万元,节约率5.5%。三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扩大区级预算单位一般预算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编报范围,2018年共审核批复107个部门469个预算项目,预算绩效覆盖率100%。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一年,财政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区本级财力保障不足、实体经济运行困难、资金瓶颈难以突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债务风险防控有限、财政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将加快步伐,创新调控方式,坚持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相协调,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运用改革办法,推动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也恳请各位代表、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和支持。

  二、2019年预算草案

  2019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区各级财税部门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和改革决心,全面提高财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019年财政工作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收入预算积极稳妥。收入预算既要充分估计困难、实事求是,又要考虑各项增收的积极因素。二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和普惠性,严控一般性支出,提高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和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增强预算约束力和透明度,完善税收制度,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四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绩效为导向,严格预算管理,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五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充分考虑我区财力及支出的需要与可能,合理安排收支预算,分清轻重缓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保障经济、民生及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支出,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行为。

  (一)2019年财政收支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2019年,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期为425000万元,增长8.1%,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力争完成50亿元。全区地方级收入预期为241900万元,同比增长5.2%。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总财力为205600万元,其中:当年预算体制财力197100 万元、调入资金4500万元、收回上年结转资金400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2056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223100万元,地方级收入预期为114800万元,地方级收入加上上下级体制结算净收入及各项财力补助等,区本级总财力为19060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1906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区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一是正常人员经费72135万元,其中:年工资41826万元、基本养老保险809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2429万元、工伤保险81万元、生育保险202万元、失业保险179万元、公积金5800万元、公用经费931万元、教育生均公用经费6168万元、应休未休及一个月绩效工资4377万元等。二是其他基本支出72100万元,主要包括:政法委网格员工资及保障经费2635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补助9000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13448万元,10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政补助1683万元,一般债券付息18369万元,教师增发一个月绩效2774万元,绩效管理奖、单位平安奖、文明奖及增资预留8700万元,预备费2000万元等。三是项目支出46365万元,主要包括:政法委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及综治达标经费1308万元,教育工程包PPP项目资本金821万元、城镇中小学扩容及薄弱校改造工程2460万元,扶持工业企业奖补资金1853万元,民政各类优抚经费2657万元,残疾人生活护理补贴1181万元,义务兵优待金及退伍军人一次性安置费1364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1176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区级配套资金5506万元,计生各类奖励补助资金3092万元,山海协作柘荣对口帮扶资金1200万元,援宁帮扶资金1590万元等。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9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为210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209900万元,增长62.7%;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为210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0990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4145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7614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3843万元;安排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865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13255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5402万元。当年度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2800万元,加上以前年度累计结余30001万元,累计滚存结余32801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安排

  区国资部门监管的2家企业纳入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3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0万元,调入一般预算30万元,当年收支平衡。

  (二)2019年财政工作重点

  1.全力完成收入任务

  一是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加强财税统计和分析预测,深化税务部门合作,切实增强组织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二是加强督导总部经济组织收入工作,充分挖掘税收潜力,做到依法征税。三是全面加强财政收入质量管理,增加税性比重,实现应收尽收。

  2.优化支出补齐短板

  一是在加快资金拨付速度、保证资金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方式,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不断优化资金拨付流程。二是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扎实做好基本民生兜底相关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019年预计民生总支出22亿元,占全年总支出的80%。

  3.拓宽项目资金渠道

  一是继续做好与政策性国开行、农发行的项目对接,探讨存量与新增项目争取资金的可行性工作。二是加大向省财政厅争取新增地方债券的额度,推动高新公司企业债的发行工作。三是加快国有经营性土地出让,加大对政府闲置资产的处置力度。四是实现区属国有企业实体化运作。

  4.巩固三大攻坚战成果

  一是实行全口径债务信息管理,建立债务项目台帐,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分类化解存量债务,逐步进行债务清算。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重大风险紧抓不放,加强与各银行机构的沟通交流,综合运用盘活重整、坏帐核销、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加强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多措并举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协调银行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和转型升级方面的有效信贷需求做到“应贷尽贷”,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推动精准扶贫常抓不懈,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支持生态保护防治污染,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环保资金投入机制。

  5.撬动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是与各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优先保障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需求。二是完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明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振兴示范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村级组织运转和扶持村集体经济等资金的投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运用农村金融普惠政策,确保重要项目资金得到有力保障。三是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目标,总结探索推广实现“五个振兴”运行的新机制,利用支农政策,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四是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采取竞争立项等办法,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在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6.强化财政全方位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控无预算、超预算支出。二是加强支出监督,严控一般性支出,把监督工作有效地贯穿于支出管理全过程,不断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绩效。三是有序开展投资评审,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加强与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的紧密配合,发挥工程预算审核平台的作用,建立与第三方审核机构、建设单位的有效沟通机制,对预算资金的审核做到“事前”沟通、“事中”跟踪、“事后”评价,确保评审取得实效。四是规范日常公务支出管理和财务报销业务,全面落实公务卡改革制度。

  各位代表2019年的财政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莆田示范区、现代化滨海产业新城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