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
(2021年8月24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涵江区人民政府作2020年度区本级决算和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0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批示精神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围绕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坚持把抓“六保”促“六稳”要求贯穿财政工作全过程,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全面推进复工复产,支持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攻坚行动,全力以赴确保地方社会经济平稳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财政总收入情况:2020年,全区代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919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0.3%,同比增收1378万元,增长0.3%。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165903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8.1%,同比减收218万元,下降0.1%;地方级收入23601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2%,同比增收1596万元,增长0.7%。区本级财政收入227680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92315万元,地方级收入135365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6%;乡镇(街)收入174239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6.6%。(详见附表1)
2.财政总支出情况:2020年,全区财政总支出315526万元(含省、市专项及上年结转,下同),比上年增支18740万元,增长6.3%;其中:乡镇(街)财政决算支出21073万元,比上年增支2297万元,增长12.2%;区本级决算支出294453万元,比上年增支16443万元,增长5.9%。2020年全区当年财力支出28418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1%,增长4.4%,其中区本级财力支出26323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8.8%,增长3.8%。(详见附表2)
3.全区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20年全区决算结果,全区财政总计收入491712万元,其中:本年地方级收入2360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0834万元(含返还性收入501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708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8733万元),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1566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30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188万元,调入资金48801万元。全区财政总计支出489679万元,其中:本年支出31552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8302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79158万元,专项上解支出9144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1478万元,调出资金20392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80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176万元。收支对抵,年终滚存结余2033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307万元;一般预算结余1726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使用数1726万元,实际净结余为0。(详见附表3)
4.区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区本级财政总计收入484089万元,其中:本年区本级地方级收入13536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50834万元(同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51566万元,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上年结余307万元,上年结余收入4188万元,调入资金48801万元,下级上解收入93028万元。区本级财政总计支出482056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944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8302万元(同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41478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3450万元,调出资金2039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2176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1805万元。收支对抵,年终滚存结余2033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307万元;一般预算结余1726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使用数1726万元,实际净结余为0。(详见附表3)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22753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1.3%,比上年减收6497万元,降22.2%;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21040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4.2%,比上年减收5545万元,下降20.9%。政府性基金支出47179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7.7%,比上年增支243788万元,增长106.9%;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70214万元。(详见附表1、2)
2.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本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2753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259148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20392万元,加上上年基金结余353万元,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上年结余15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45873万元,基金总计收入648674万元;本年政府性基金支出4717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6万元,调出资金31854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44314万元,基金总计支出648072万元;基金滚存结余602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155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447万元)。(详见附表4)
3.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本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2753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259148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20392万元,加上上年基金结余353万元,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上年结余155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45873万元,基金总计收入648674万元;本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47021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06万元,调出资金31854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4431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584万元,基金总计支出648072万元;基金滚存结余602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155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447万元)。(详见附表4)
(三)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5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上级补助收入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计收入58万元。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58万元,完成预算的116%。收支总量相抵,年终结余为0。(详见附表5)
(四)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纳入区本级预算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020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814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2.9%;加上上年结余收入3485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量82996万元。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3428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6%,收支总量相抵,结余39568万元。(详见附表6)
(五)需要说明的情况
1.支出政策实施情况。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提高政策有效性和精准度,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二是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强化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持精打细算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不存在超标准、超范围、超财力出台各类支出政策。三是加强预算项目和预算绩效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与评价结果应用。
2.盘活存量资金情况。2020年,全区共盘活结转结余资金51171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4188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353万元、转移支付结转结余4541万元、部门预算结转结余21682万元、财政专户资金20407万元,盘活率达54%。
3.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2020年,我区共接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45820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7087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8733万元;全年安排下达转移支付资金144094万元,其中乡镇(街道)、村(居)转移支付资金4993万元,结转下年使用1726万元。
4.地方政府债务情况。2020年,区本级地方政府债务年初余额110994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65862万元,专项债务744084万元);当年增加债务397439万元;当年偿还债务18574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1432万元,专项债务144314万元);年末债务余额132163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75996万元,专项债务945643万元),债务规模控制在省政府核定的总债务限额之内。
二、2021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6月止,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22293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420000万元的52.9%,快序时进度2.9个百分点,超收12293万元,同比增收22901万元,增长11.5%。其中:地方级收入122307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39000万元的51.2%,快序时进度1.2个百分点,超收2807万元,同比增收9211万元,增长8.1%。全区财政总收入税性比重92.6%,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按征收机构划分:税务局收入208431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390000万元的53.4%,快序时进度3.4个百分点,超收13431万元, 同比增收31299万元,增长17.7%;其他执收部门收入13862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30000万元的46.2%,慢序时进度3.8个百分点,短收1138万元,同比减收8398万元,下降37.7%。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02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支38297万元,增长37.6%。(详见附表7、8)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6月止,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3425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3000万元的58.4%,同比减收313万元,下降2.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1751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0000万元的58.8%,同比减收864万元,下降6.8%。政府性基金支出90142万元,为预算的26.5%,同比减支203626万元,下降69.3%,支出下降主要是今年没有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出(去年同期为200147万元)。(详见附表7、8)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6月止,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3万元。(详见附表7、8)
(四)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6月止,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44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7077万元的54%,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49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9732万元的53.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9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7345万元的54.7%。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216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3391万元的49.9%,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4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4931万元的50.1%,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15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8460万元的49.7%。(详见附表7、8)
(五)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狠抓征管,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全区财税部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目标要求,狠抓财政收入,始终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充分发挥聚财职能,广泛扩宽财源,促进我区财政收入增长。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1.5%和8.1%,完成进度分别超序时进度2.9和1.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全区经济恢复性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运行,受疫情影响导致部分税收对比基数较低。
2.聚焦“三保”,积极落实资金保障。区财政始终把加快支出进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多方筹措资金,统筹兼顾,坚持预算支出中“三保”优先,扎实做好基本民生兜底相关工作。上半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0276万元(含上级专项及上年结转),同比增支38297万元,增长37.6%。从支出结构看,民生相关支出94618万元,同比增长19.9%,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67.5%,较去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城乡社区等支出大幅增长,而科学技术、节能环保、农林水及交通运输等涉及民生支出下降明显。
3.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强化预算执行约束。坚决执行上级有关“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的原则,加强预算编审、执行及调整的规范性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并做好预决算公开。二是全面实施绩效评价。运用财政信息一体化、预算绩效管理等系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双监控”,及时纠偏、调整预算安排,建立预算绩效线上运行监控新模式。2021年我区总共有 111个部门235个项目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涉及财政资金81809万元。三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决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严禁一般性的、零星的项目支出追加,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
4.盘活资金,逐步清理消化暂付款项。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及暂付性款项消化工作,明确盘活资金范围及清理措施,着力建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编制、执行等挂钩机制。上半年,全区共盘活结转结余资金41541万元,其中:转移支付结转资金2278万元、部门预算结转结余34884万元、财政专户资金4379万元,盘活率达31.8%。2020年末我区财政暂付款余额为195533万元,上半年暂付款已消化8551万元。
5.规范流程,加快资金下达进度。一是完善转移支付预算管理,对上级提前下达我区2021年度转移支付资金46288万元编入年度预算,汇总区本级预算报人大批准。二是加快转移支付下达进度。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在区人大批准预算后的30日和60日内正式下达。预算执行中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在30日内正式下达到具体预算单位。上半年,我区共接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8603万元,已下达到预算单位68045万元。
6.增强防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妥善化解债务存盘,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2021年区本级地方政府债务年初余额132163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75996万元,专项债务945643万元;上半年,新增债务本金486236万元,偿还债务本金142955万元;现有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6492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78998万元,专项债务1285922万元。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1.紧盯目标,着力完成序时任务。跟踪重大财税改革、产业政策动态,监控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营收、税收变化, 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建议。完善新经济、新业态服务模式,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依法依规组织收入,落实各项提高收入质量的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2.以收定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当前,我区财政支出任务重,盘子紧,调剂空间有限,收支平衡压力极大。全区各部门要坚持带头过“紧日子”,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高支出有效性和精准度。聚焦民生补短板等社会热点和保障重点,加强重大政策、部门内控执行情况监督,推动部门堵塞管理漏洞。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与部门预算编制挂钩机制。
3.统筹安排,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严格新增支出政策评估论证,防止支出范围无序扩大和制定超越财力水平的政策标准,避免政策攀比、资金重复安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额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拓展合规举债“前门”。健全举债与偿债能力相匹配的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加强风险监测、落实责任追究,堵住违规融资 “后门”。算好重大项目和片区开发“平衡账”,加快平衡用地收储,确保债务偿还有来源。积极通过专项债和市场化方式筹资,保障“双轮”驱动等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