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关于涵江区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涵江区财政局 时间:2018-09-20 09:42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涵江区人民政府作2017年度财政决算和2018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法制监督和民主监督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不断深化财政管理,创新融资方式,落实好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情况总体平稳。

区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17年全区代编预算总收入为330000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83200万元),预算财力177160万元,预算支出177160万元。其中:区本级地方级收入为91100万元,加上预计上下级财政体制结算净收入和各项补助72560万元,区本级总财力为163660万元,预算支出为163660万元,当年预算收支平衡。政府性基金收入12530万元,基金支出12530万元,当年基金收支平衡。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收入方面,由于非税收入比年初预期有较大增加部分新投产企业和商品房税收对收入增长的贡献,以及清理房地产企业欠税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使当年度财政收入与年初预算相比有所变化,需要对各执收部门收入任务进行调增。支出方面,由于受财政地方级收入增加、使用稳定预算调节基金等因素影响,全区预算财力比年初预测的预算财力有所增长。同时,在安排增资、绩效管理奖、创城绩效奖励、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支出,以及共建美丽乡村区级补助、木兰溪防洪工程配套资金、中华映管项目利息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市补助采取一般转移支付补助等方面变动因素较多,需要对年初预算进行相应调整。基金预算方面,由于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项目比年初预算有所增加,需要对基金收支预算进行调整。据此,区人民政府报请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调整为:调整后全区代编预算总收入350000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214500万元),预算财力196810万元(含调入资金4556万元、调入稳定预算调节基金9002万元、收回上年结转资金254万元、调出资金9932万元),预算支出196810万元。其中:区本级预算财力181810万元,预算支出181810万元。基金收入14530万元,基金调入资金9932万元,基金支出24462万元。

另根据《福建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通知》(闽财债管〔2017〕16号)文件要求,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核定我区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其中新增债务限额27500万元,并依照上述限额,提出本地区当年政府债务举借和使用计划,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将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据此,区人民政府报请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批准的新增债券资金预算调整为: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27500万元,相应增加一般预算支出27500万元。

综上所述,2017年度全区预算财力合计224310万元,预算支出合计224310万元。其中:区本级预算财力合计209310万元,预算支出合计209310万元。

据决算结果,2017年全区代编预算收入36400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同比增收33303万元,增长10.07%(见附表一)。

1、从收入级次看:上划中央级收入14282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4.87%,同比增收14665万元,增长11.44%;地方级收入22117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45%,同比增收18638万元,增长9.20%。

2、从区本级及乡镇(街)收入来看:区本级财政收入21519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72144万元,地方级收入143054万元),为调整预算192600万元的111.73%。乡镇(街)收入148803万元,为调整预算157400万元的94.54%。在区本级收入中,其中:工商税收14396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3.01%;耕、契“二税”收入1672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89%;专项收入973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6.4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38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6.85%;罚没收入102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9%;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731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7.83%;捐赠收入492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4.49%;政府住房基金收入11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57.50%。基金收入13930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8.74%;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3875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56.28%,超收主要是区级上交市级经营性土地出让金收入划转区级收入造成。

2017年,全区财政总支出270492万元(含省、市专项及上年结转,下同),比上年282575万元,减支12083万元,下降4.28%;其中:乡镇(街)财政决算支出14894万元,比上年19457万元,减支4563万元,下降23.45%;区本级决算支出255598万元,比上年263118万元,减支7520万元,下降2.86%。2017年全区当年财力支出237929万元,为预算调整224310万元的106.07%,增长3.17%;其中区本级财力支出224358万元,为调整预算209310万元的107.19%,增长5.99%(见附表二)。区本级财力支出基本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75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4.01%,短支主要是行政机关等单位各类经费按实拨付,同比增长17.74%,超支主要是新增普洛斯(莆田)物流园区租金补贴,以及社会治理服务相关经费等支出比上年增加;国防支出25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7.63%,同比下降69.71%,主要是征兵优待金发放移至民政部门,相应支出科目调整到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公共安全支出36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38.84%,超支主要是消防大队购买48米大跨度全折叠举高喷射消防车等支出增加,同比下降50.67%,主要原因是2017年起检察院、法院收支体制上划省级;教育支出6765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59%,同比增长1.85%;科学技术支出326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36%,同比下降13.77%,主要是部分科技项目未实施及新能源汽车项目补助调整支出科目;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9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88.98%,短支主要是“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经费未拨付,同比增长47.28%,主要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经费支出增加;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48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8.55%,超支主要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级专项补助改为一般转移支付补助增加了本级财力支出,同比下降4.06%,主要是企业改革补助比上年减少;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89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17%,下降37.07%,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心体制上划市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相应在市级列支;节能环保支出193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225.49%,增长34.42%,主要是增加生态补偿金市级扣款555.50万元及莆田市五行业污染整治市级补助635.7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663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27.44%,超支主要是增加融资利息支出10552.6万元,同比增长382.14%,主要是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出27500万元、共建美丽乡村区级补助及融资利息资金等;农林水支出850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0.59%,短支主要是造林绿化、土地确权、森林防火建设、扶贫粮食生产专项区级配套资金按实际进度拨付,同比增长45.25%,超支主要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制镇示范试点资金专项补助改为一般转移支付补助增加了本级财力支出;交通运输支出106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26%,下降94.52%,主要是与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券支出相比,减少了1840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0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6.36%,短支主要是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按实拨付,同比增长18.66%,主要是安全生产监管各类支出比上年增加;商业服务业等支出97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10.10%,超支主要是增加外贸出口扶持专项资金,同比增长16.17%,主要是增加新能源汽车公司住房租金及办公场所租金补助;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0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75.44%,短支主要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没有进度,同比增长13.58%,主要是新增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资金拨付;住房保障支出287万元,同比下降77.17%,主要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区级配套比上年减少;粮油物资储备事务支出31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69%,同比下降68.20%,主要是储备粮轮换数量金额都比上年度减少;债务付息支出679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增长95.11%,主要是新增2016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利息;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8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2.19%,增长142.86%,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增加,相应增加发行手续费;其他支出751万元,主要是市财政扣缴2017年世亚行贷款本息和中央专项借款本金。基金财力支出15359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627.90%,增长391.58%,主要是市财政调整经营性土地出让金收支级次,对2017年度市财政拨付给各区的经营性土地基金调整为区级2017年土地出让金收支决算,因此,相应调增我区土地出让金支出130119万元。

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全区决算结果,全区财政总计收入559857万元,其中:本年地方级收入22117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6735万元(含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收入2048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2549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417万元,体制补助收入7391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3789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2111万元,结算补助收入2337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480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收入203万元,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收入3767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777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4243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5283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95万元,固定数额补助收入56万元,边疆地区转移支付收入36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补助786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604万元,专项补助30437万元),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77892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999万元,调入资金3222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8830万元。全区财政总计支出558693万元,其中:本年支出27049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4190万元(其中:原体制上解3398万元,上解省分成20%部分30182万元,上解市分成17%部分26217万元,市对区体制调整定额上解6932万元,雪津企业所得税定额上解1611万元,营改增“五五分享”税收返还上解8980万元,法院及检察院上划收支基数4038万元,专项上解2832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0226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974万元,调出资金15811万元。收支对抵,年终滚存结余1164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166万元;一般预算结余998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使用数998万元,实际净结余为0(见附表三)。

区本级一般预算收支平衡结果:区本级财政总计收入545977万元,其中:本年区本级地方级收入14305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86735万元(同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77892万元,下级上解收入64240万元,上年结余2999万元,调入资金3222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8830万元。区本级财政总计支出544813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255598万元,体制应上解支出84190万元(同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0226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01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974万元,调出资金15811万元。收支对抵,年终滚存结余1164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一般债券结余166万元;一般预算结余998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使用数998万元,实际净结余为0(见附表四)。

区本级基金收支决算结果:本年本级基金收入139305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666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43700万元,加上上年基金结余3840万元,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上年结余29127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15811万元,基金总计收入238443万元;本年本级基金支出161589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72672万元,加上调出资金2944万元,基金总计支出237205万元;基金滚存结余1238万元(其中:待偿债置换专项债券结余155万元、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1083万元)。

二、2018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223795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400000万元的55.95%,快序时进度5.95个百分点,超收23795万元,同比增收29772万元,增长15.34%。其中:地方级收入136876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30300万元的59.43%,快序时进度9.43个百分点,超收21726万元,同比增收13637万元,增长11.07%。

按征收机构划分:国税局收入123010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55000万元的48.24%,慢序时进度1.767个百分点,短收4490万元, 同比增收22536万元,增长22.43%。地税局收入71909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120000万元的59.92%,快序时进度9.92个百分点,超收11909万元,同比增收13975万元,增长24.12%。其他执收部门收入28876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26000万元的111.06%,快序时进度61.06个百分点,超收15876万元,同比减收6739万元,下降18.92%。财政中企退税未办理。

政府性基金收入1573万元,完成预算任务26000万元的6.0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545万元,完成预算任务26000万元的5.94%,短收主要是受土地出让指标限制,导致无法出让。(见附表五)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332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6092万元的64.63%,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15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3361万元的68.49%;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417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731万元的62.36%。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上半年区本级财力支出89538万元,为预算的48.58%,比上年增支11020万元,增长14.0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0686万元,为预算的57.59%,快序时进度主要是总部经济发展补助资金超预算按实拨付;国防支出126万元,为预算的46.84%;公共安全支出1286万元,为预算的60.43%,快序时进度主要是消防经费及司法各类经费超序时拨付;教育支出39152万元,为预算的57.56%,快序时进度主要是教育系统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预算5000万元全额拨付;科学技术支出1748万元,为预算的48.2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36万元,为预算的45.14%,慢序时进度主要是全省文明城区测评工作尚未开展,迎评经费未拨付;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204万元,为预算的72.31%,主要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财政补助超序时拨付及增加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及设备购置等资金补助;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68万元,为预算的18.51%,慢序时进度主要是村卫生所改造提升工程、计生各类补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区级配套资金未拨付,基本公共卫生等医疗卫生支出拨付滞后;节能环保支出245万元,为预算的15.84%,慢序时进度主要是江口片区污水处理厂一期特许经营项目污水处理服务费拨付滞后;城乡社区支出2173万元,为预算的19.71%,慢序时进度主要是城乡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量补助900万元和木兰溪流域生态补偿1000万元未上下级结算扣款,以及多位一体运行经费拨付滞后;农林水支出5516万元,为预算的73.12%,快序时进度主要是造林绿化区级配套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山海协作柘荣对口帮扶资金和援宁干部工作项目经费已全部拨付到位;交通运输支出605万元,为预算60.80%,快序时进度主要是运管所部门业务费拨付超序时;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44万元,为预算的55.08%;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68万元,为预算的72.04%,超序时进度主要是新增预备费安排的雪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住房和生活补助;金融支出272万元,为预备费安排返还农商行取得个人抵债资产缴纳及代缴税费地方留成部分;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28万元,为预算的30.70%,慢序时进度主要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无进度;住房保障支出721万元,为按项目需要重新安排2015年中央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原专项超过两年,财政已统筹收回);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19万元,为预算的100%,是年初一次性拨付粮食风险基金;债务付息支出5433万元,为预算的40.96%,慢序时进度主要是债务利息按实际付息时间拨付;债务发行费用支出8万元,为预算的38.10%。

基金财力支出12818万元,为预算49.30%,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利息支出11379万元。(见附表六)

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68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2669万元的51.58%,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54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9938万元的54.66%,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4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731万元的50.24%。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财政收入总体平稳,完成进度比超序时。上半年,全区各级财税部门早谋划、巧运作、强征管、严清缴,认真落实省、市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算部署,努力发挥财政职能,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23795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的55.95%,增长15.34%,其中地方级收入完成136876万元,完成预算收入任务的59.43%,增长11.07%,比全市地方级收入增长高2.6个百分点。

2、收入质量明显改善,税性比重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区税收收入完成192514万元,同比增收36351万元,增长23.28%,税性比重为86.02%,比上年增加5.53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完成83708万元,同比增收17182万元,增长25.83%;企业所得税完成50888万元,同比增收10198万元,增长25.06%;个人所得税完成9492万元,同比增收2587万元,增长37.47%;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5732万元,同比增收833万元,增长17%;房产税完成3512万元,同比增收1139万元,增长48%;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4273万元,同比增收849万元,增长24.80%;土地增值税完成17287万元,同比增收7265万元,增长72.49%;耕地占用税完成1805万元,同比减收2793万元,下降60.74%;契税完成4836万元,同比减收507万元,下降9.49%。增值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税收增长较快,对税性比重增长贡献17.9个百分点。全区非税收入31281万元,同比减收6579万元,下降17.38%,相应影响税性比重增加2.9个百分点。

3、重点产业贡献突出,建筑业首现下滑。从分产业税收看,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税收125028万元,同比增收21159万元,增长20.37%,其中:制造业实现税收106644万元,同比增收24100万元,增长29.20%,主要得益于工业生产加速、效益回升、工业品价格上涨等因素,以及我区重点企业投产增效。建筑业实现税收17386万元,同比减收2658万元,下降13.26%,这是近几年来建筑业税收首现下滑。而在经济转型升级及国家政策扶持下,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税收67437万元,同比增收15183万元,增长29.06%,其中:房地产业实现税收48831万元,同比增收8497万元,增长21.07%;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税收6881万元,同比增收681万元,增长10.9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税收3260万元,同比增收2530万元,增长346.58%。因此,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计增收35808万元,对财政收入增收贡献率达120.27%,拉动税收增长18.46个百分点。

4、科学筹措财政资金,切实保障重点支出。积极筹措资金,有保有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财力更多地投放在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支出上。6月止,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9451万元(含上级专项及上年结转,下同),增支18886万元,增长14.46%,其中民生支出124241万元,占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83.13%,主要用于加大对教育、科技、文体、社保、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交通、住房保障及“三农”等民生方面的投入,加大对民生发展的扶持力度,优先保障重点支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切实保障重大投资项目投入,其中:新能源汽车10255万元、福联砷化镓2412万元、华佳彩高新面板141万元、HDT高效太阳能1218万元、英博雪津15000万元。分科目看主要有:教育支出46519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85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81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47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45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48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8613万元、农林水支出696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70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39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3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21万元。

5、转移支付管理规范,镇村运转保障有序。一是完善转移支付预算管理,对上级提前下达我区2018年度转移支付资金27146万元编制年度预算,汇总区本级预算报人大批准。二是加快转移支付下达进度。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在区人大批准预算后的30日和60日内正式下达。预算执行中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在30日内正式下达到具体预算单位。上半年,我区共接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62795万元,已下达到预算单位62795万元(含上级提前下达我区2018年度转移支付资金);三是做好镇村转移支付保障,区财政于年初下达乡镇(街道)、村(居)转移支付资金4993万元,其中:镇运转支出补助317万元、村(居)组织运转保障经费1645万元、村干部报酬待遇1948万元,村级“八大员”津贴274万元、乡村办学经费486万元、其他保障经费323万元。

6、清理结转结余资金,盘活财政资金。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明确结转结余资金的范围及清理措施,规范结转结余资金收回程序,着力建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编制、执行等挂钩机制。截止2017年末,收回部门预算结余资金以及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7492万元;收回连续结转两年以上的财政专户资金889万元。2018年初盘活前财政存量资金26003万元(不含专户资金),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57万元、转移支付结转结余1516万元、部门预算结转结余24430万元,按照上级要求,区财政加快拨付结转结余资金进度。上半年,全区共盘活结转结余资金2002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57万元、转移支付结转资金1516万元、部门预算结转结余18450万元,盘活率达77%。

7、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完善债务预警机制。一是严格债务限额管理。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核定我区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2157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77077万元,专项债务744500万元。2018年涵江区政府债务限额及新增债券资金支出议案经涵江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已上报涵江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二是落实债务风险化解规划与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根据《涵江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预案(试行)》,以及《涵江区政府性债务风险化解规划》(涵政综[2017]59号),及时筹措和落实偿债资金,逐步将债务风险指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

8、规范国有资产动作,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严格贯彻执行《涵江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涵政办[2007]68号)、《关于转发<莆田市财政局关于调整市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购置费预算标准的通知>的通知》(涵财[2017]2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运作。上半年,共审批区直单位固定资产报废(含拆除)21宗,账面原值27.8561万元;23宗区直单位房产租赁进入区人民政府发展服务中心进行公开招标。上半年全区租金收益23.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85万元,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9、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一是全面落实绩效目标编制。按照“谁申请,谁编制”的原则,扩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除涉密等不宜公开的项目除外,实现项目预算目标申报全覆盖。二是强化绩效跟踪和评价。对各部门已编制预算绩效目标的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绩效监控,按季度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有关数据,并进行汇总、分析,实现预算项目监控管理全覆盖;对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确保绩效自评覆盖率达到100%。三是落实绩效管理应用。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机制,落实重点评价项目的评价结果反馈、督促问题整改和信息公开工作,提升绩效评价的效果。四是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坚持谁主管、谁公开、谁负责,按照《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的通知》(闽财预[2017] 38号)和《福建省财政厅关于修订预决算公开模版的通知》(闽财预[2018]4号)文件要求,依法主动公开预决算信息。政府预决算在区本级人大批准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在区财政部门批复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上半年,我区已按规定公开政府预算,另有71个一级预算部门按规定公开部门预算。 

四、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增长后劲不足,新项目支撑力度较弱。在经济新常态下,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区的主柱产业,特别是服装鞋帽及电子业等税收下降明显,短期内财政增长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此外,我区现有在建重点工业科技项目,其中华佳彩高新技术面板、云度新能源、砷化钾等一些重点项目相继投产,这些企业现处于房屋设备抵扣期,增值税基本没有实现。同时,受工业转型升级影响,新旧动能转换不足,新建和新投产项目释放产能、完全达产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对工业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短期内难以显现,对财政收入增长支撑力度还较弱。

2、增长基础不够稳固,财政收支矛盾依旧突出。我区传统优势产业建筑业税收下降明显,而新投产企业税收正处于房屋设备抵扣期,难以产生明显效益。同时,随着对比基数逐步抬高、结构性减税降费力度加大、营改增全面实施对财政收入形成的减收,以及中央和地方过渡期收入体制调整等叠加影响,因此短期内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而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以及“补短板”等重点支出存在刚性增长需求,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等因素并存,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和资金调度压力加大。

3、经济总部税收滞后,无法完成序时进度。上半年,全区各镇街、区直机关单位经济总部税收收入完成8902万元,同比增长236.18%,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2500万元的39.56%,慢序时进度10.44个百分点,短收2349万元。分乡镇分单位看,各乡镇(街)及区直相关单位序时进度差异较大,除财政局、庄边镇按序时完成任务后,其他乡镇(街)及区直相关单位均未按序时完成任务。

五、下一步需改进的措施

1、强化收入主体责任,健全重点税源监测。一是围绕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强化组织收入的主体责任,盯紧既定目标,跟踪督促,比学赶超,切实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是强化财税部门收入协调工作机制,科学分析研判收入形势,做好收入预案,应收尽收,应调尽调;把握好国地税合并的时机,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清欠税工作,继续推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强化对PPP项目合作方落地在涵设立二级分支机构的跟踪,以及加强税务、工商、国土资源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杜绝“跑冒滴漏”。三是加强定期走访,做好服务,因企施策,健全重点税源企业联系监测制度,抓重点产业,抓纳税大户,及时掌控主体税源、重点税源及重点企业的收入变化情况,做好收入预案。四是做好环保税开征工作,以及增值税降率及小规模纳税人认定标准提高的前期减收测算工作。五是加强经济总部发展工作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与分析,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2、积极发挥财政职能,着力加大财源建设。一是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重点扶持效益好、税收贡献度高工商企业发展;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引进、培育产业粘合度高、成长性高、投资规模大、亩均贡献大的新项目、新产业,提高产业税收贡献率。二是强化产业扶持引导作用,落实经营贡献奖励、人才激励政策,引导莆资企业总部回流和省外企业总部入驻。三是落实减税降费,改善营商环境。5月1日起,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已落地,把握好这次时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赶超发展有机统一,实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目标,为一步经济发展和财政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四是推动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特别是要用好用足政策,全面兑现去年出台的促进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的奖励措施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五是加快推进剩余安置房处置和办证工作,推进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级范围调整工作,实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管理,增加相关税费收入。六是科学调度财政资金,着力推进涵江港填海工程、普洛斯物流、雪津搬迁、中粮包装、中华映管、新能源汽车、砷化镓、HDT高效太阳能等现有重点项目进程,促进建安房地产税收增长,夯实财政增收后劲。

    3、提升财政保障水平,切实加快支出进度。一要强化财政库款统计监测分析,统筹调度资金,确保机构运转和民生支出资金需要。二要强化预算单位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加快支出进度,落实财政监管,加强对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及预算执行进度考核,强化结余结转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尽快将上级转移交付资金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形成实际支出。在不断提高财政支出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的基础上,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要加快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加强督导检查,加大统筹使用力度,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优先列支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确保尽快形成实际支出;对项目结余资金及因项目实施条件变化无需继续安排的资金,于执行中及时清理收回,并重新安排用于当年亟需的项目和其他有条件实施的项目。四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基本、保重点上下功夫,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附表:2017年决算报告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