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202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95.12亿元,同比增长5.4%,总量居全市第一。增幅分别比1-9月、1-6月、1-3月提高3.2个、6.2个和15.8个百分点。居全市首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2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391.51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186.39亿元,增长9.4%。
(二)工业。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12月当月增加值增长2.8%,增幅比11月提高2.5个百分点。
(三)投资。202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增幅分别比1-6月、1-9月和1-11月提高10.8个、9.5个和0.9个百分点。
(四)消费。202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63.02亿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9月收窄0.6个百分点。
(五)服务业。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10.9%,增幅比1-6月提高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13亿元,增长18.0%,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3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支。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40.19亿元,同比增长0.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增长0.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8.2个百分点。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0.94亿元,增长4.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5.3个百分点。
二、主要亮点
(一)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民间投资大幅增长。2020年,全区工业投资完成101.93亿元,同比增长31.1%,增幅快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7.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5.39亿元,增长27.2%,增幅快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3.6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157.44亿元,增长45.4%,增幅快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41.8个百分点。
(二)工业主导产业支撑有力。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四大工业产业实现总产值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8.6%,同比增长2.6%,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3.5%。
(三)批发业销售增势明显。2020年,全区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完成463.46亿元,同比增长69.5%。新增企业拉动明显,全区限上新增企业完成销售额227.71亿元,拉动全区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增长64.6个百分点。其中百威东南销售、点钢科技、集盛电子三家企业销售额对全区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09.3%,拉动限上贸易业销售额增长62.7个百分点。批发业增速远高于零售业-4.3%的增速。
(四)商务服务业贡献大。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0.5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8.13亿元,增长18.0%。占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5.0%的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增长24.2%,对全区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83.0%。
三、存在问题
(一)工业增长压力仍然存在。一是企业减停产面依然较大。12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减停产企业达124家,减停产面为41.0%。二是产品订单萎缩。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云度新能源、百威雪津等31家企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0%以上。三是机械装备制造业下降较多。全区规模以上机械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同比下降7.2%。
(二)部分消费行业出现下降。2020年,全区限上石油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9.4%,降幅比1-9月扩大4.6个百分点。出口企业跌大于涨,特别是限上鞋帽出口企业,全年销售额降幅达12.9%。
(三)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弱。企业数量少,仅占全区“四上”企业总数的7.0%。有80%的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不足2千万,规模小,拉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