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主要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突出法治战略引领,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加强法治工作领导。区局党组深入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将法治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法治工作落实市场监管全过程各方面。定期组织召开法治工作会议,听取法治工作落实情况,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2023年,先后组织召开党组会等研究法治事项7次。
二是提高行政决策水平。进一步完善以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为主要形式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和行政程序。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决策制度,推进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常年聘用法律顾问1名,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聘用律师在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作用。
三是推进法治市场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经营性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全市率先对经营性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智慧监管赋能,全区接入电梯安全智慧监管平台设备1463台,安置房小区电梯加装应急报警装置全部完成安装。
(二)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是深化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在全市率先优化食品经营(网络经营)审批模式,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进行推广,福建日报、中国食品安全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相关做法。牵头召开全区推进市场主体发展座谈会,通报全区和各镇街市场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促进市场主体发展措施。推进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落实全域通办、企业网上审批、个体工商户自助办照等措施,推动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新增市场主体22685户,截止目前市场主体总量超10万户。
二是高位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推广实施互联网+知识产权平台工作,2023年新增注册商标1332件,新增专利授权量84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上升至11.399件,居全市第一。方家铺子商标品牌建设案例入选全国商标品牌建设优秀案例,红太阳精品获评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三是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牵头召开全区“双随机、一公开”和涉企信用归集工作联席会议,印发2023年度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计划,目前已抽查1081家。制定《涵江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的通知》,目前已抽查13个批次854家经营户,739家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28家企业通过信用修复或注销的方式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四是坚守民生安全监管底线。加强镇街包保干部和网格员业务培训,联合市局支援力量和镇街、村居包保干部、网格员对食品经营主体全覆盖检查,补强食品安全薄弱环节,顺利完成“食安创城”明察暗访迎检。落实“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下沉干部累计上传工作日志528条,采集食品安全事件235件。联合区公安分局、市局执法支队召开全区食品药品监管联席会议。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等重点领域监管,共向市局移送案件线索271件。
五是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牵头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先后发出提示函1次,转发市联席办提示函2次,推动清理工作走深走实。加强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工作,制定《涵江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印发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转发市局《关于开展2023年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2023年以来移交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线索6件。
六是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制定《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和《市场监管领域矛盾纠纷问题专项攻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责任分工,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已排查矛盾问题28件,已化解25件。推进消费维权工作,2023年以来接到消费者投诉举报428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9.44万元。
(三)做好法治基础工作,规范权力运行
一是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及民营经济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共废止《涵江区工商局关于印发注册登记预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3件。
二是依法办理行政复议。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认真做好行政复议答复,提升监管实效。目前全部复议均依法定程序提交《行政复议答复书》以及相关证据材料。2023年共答复行政复议23件。
三是规范行政执法活动。针对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梳理制定《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化权力清单。加强执法队伍管理,认真落实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等各项制度,组织6人参加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执法资格专业法律知识考试,6人均考试合格。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深入查找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监管问题,及时发现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
(四)多措并举开展普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强化普法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2023年普法责任清单,明确宪法、民法典、食品安全法等具体普法工作内容,将法治宣传教育贯穿到监管、执法、服务全过程,推动形成法治宣传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全面落实普法任务。围绕法治学习宣传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12·4”宪法宣传周活动等活动,加强宪法、民法典、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法、扫黄打非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充分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国际知识产权日、食品安全周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三是深化普法“六进”活动。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等活动。举办消费安全与防范传销进校园讲座,结合消费维权案例和传销典型案例,宣传消费维权和防范传销等法律知识,引导学生科学消费、合理维权,提升学生防范识别传销的意识和能力。
(五)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思维
一是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内容。通过党组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2023年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二十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论述等有关内容,组织干部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专题培训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是坚持以上率下。突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定2023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2023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法治学习专题,先后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宪法、民法典、市场监管有关法律法规及党内法规,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是坚持法治业务培训。严格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加强日常学法、岗位学法,广泛开展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履职能力。2023年组织召开各类法律法规培训会11场。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院的学习培训,网络培训学时均不少于50时长。
二、2023年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普法宣传形式不够丰富。宣传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讲座、发放宣传单等传统方式为主,运用新媒体进行普法宣传较少,缺乏普法微视频等作品。
二是干部职工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当前市场监管涉及业务领域广、专业性较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及化解矛盾的本领仍需进一步提升。
三、2023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带头落实学法用法考法,2023年主持召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宪法、党内法规和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法律法规。积极参加法治线上学习及各类法治集中培训,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水平。
(二)亲自谋划市场监管法治工作。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部署、推进、落实法治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法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报告,研究部署法治工作。每年年终进行履职情况汇报。2023年先后主持召开党组会,研究落实食品安全抽检、规范性文件清理等事宜。
(三)带头尊崇法治。牢固树立法治思维,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业务工作开展,坚持对重大决策问题集体审议,严格执行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切实履行对重大行政行为的监督指导职责。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将全局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四、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法治建设组织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将法治建设融入日常,抓在平常,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全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聚焦《莆田市涵江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实施方案》,认真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落地见效。落实“1+X”套餐服务等措施,推广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和个体工商户微信自助办照,加强与各类平台经济、集群注册运营公司的对接,提升平台经济企业新登记企业量,推动市场主体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跨部门联合监管工作,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抽查力度,加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推进失信惩戒严管和信用修复服务有机结合。
(三)强化法治工作保障。围绕“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持续打造具有市场监管特色的普法品牌。加强队伍常态化教育培训,推行分层次重点培训制度,实现学法考法全覆盖。夯实法治工作基础,构建高效执法监督机制,不断提升法治工作效能。
涵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