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莆政办〔2017〕99号)的文件精神,现就《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的通知》(莆政办〔2017〕200号)的有关政策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我国体育市场的兴起,体育事业产业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项目发展规划。
2017-2021年,既是加快莆田建设“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生态福建的创业港城、妈祖故里的幸福城乡”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推进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二、文件重点内容
(一)行动目标:
到2021年,市民体育健身意识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运动鞋制造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品牌效应凸显,体育服务业规模明显提升。基本建成涵盖运动鞋服制造、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康复、体育电子商务、体育中介培训、体育旅游等门类的体育产业体系,“一核两带七区”的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基本形成,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二)重点任务
1、重点发展业态
①竞赛表演业:引入高端体育赛事;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大力开展群体赛事;深耕体育赛事经济;健全赛事运作机制。
②体育电子商务:建设体育电商聚集区;加强体育电商活动监管。
③健身休闲业:丰富健身休闲项目;引导健身休闲消费;推动健身休闲企业发展。
2、稳步发展业态
①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力提升研发能力;打造特色品牌;拓展政产学研合作;建设供应链服务平台。
②体育场馆业:扩大场馆资源有效供给;提升场馆运营效能。
3、培育发展业态
①体育旅游业。
②体育培训中企业。
③体育康复。
(三)工作重点
依据各专项规划,结合各街道(乡镇)资源禀赋特点和发展基础,积极引导和推动体育产业各业态的合理布局,着力发展一批重点体育产业功能区,突出产业特色,凝聚点聚集效应,逐步形成“一核两带七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核,以荔城区、涵江区、城厢区为核心,依托区位优势、体育场馆资源丰富、现代化制鞋工业园区的坚实基础、体育产业要素比较完善等特点,重点发展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电子商务等业态。重点建设荔城-涵江-城厢区体育用品质造聚集区、荔城区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荔城-黄石-城厢电子商务园区聚集地、荔城南少林武术文化休闲区,发挥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引领、示范作用;
两带,包含滨海民俗休闲运动带、山水康体养生户外运动带;
七大功能区,包含荔城-涵江-城厢体育用品质造智造聚集区、荔城-城厢体育电子商务园区、荔城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妈祖民俗体育文化区、荔城南少林武术文化休闲区、仙游涵江康体养生户外运动休闲体验区、莆田冰雪小镇体育休闲旅游区。
(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推进机制;
2、加大财政支持,拓展投融资渠道;
3、保障用地供给,落实税费政策;
4、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统计监测。
三、文件的特色亮点
《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对推进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发展、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与措施,规划了具有莆田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强调自主创新,力求打造真正属于莆田的品牌以形成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1、培育富含莆田特色的自主品牌赛事:在引进高端体育赛事的同时,根植地域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人文资源优势和资本优势,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赛事,推动以南少林武术、妈祖民俗体育、全国海钓锦标赛等为龙头的特色体育赛事发展,打造2-3个自主品牌赛事,扩大赛事影响力。
2、大力提升研发能力,推动企业转型:鼓励体育用品制造业向规模化发展,推动企业“机器换工”,实现产品由数量型向品质型和效益型转变,树立“莆田好鞋”品牌形象。
3、开发具有莆田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助力“美丽莆田”建设: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以体育元素为特色、产业基础扎实、示范效应明显的体育特色小镇;以湄洲岛为龙头,依托妈祖文化,大力开发妈祖民俗体育入驻旅游产品,着力发展富有情趣且休闲的海洋体育旅游项目。
四、落实措施
我区把落实《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的通知》文件精神列入重要学习议程,将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一要加强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努力抓好区体育中心及乡镇农民健身中心的试点工作,夯实群众体育基础;二要组织开展好区全民健身运动会及学校、社区、企业等特色群体赛事,扩大体育锻炼人口,提高全区人民健康水平;三要积极培育与组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赛事,推动区特色体育赛事发展;四要推进工作的落实,要督促各科室按照职责认真落实《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体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1年)>的通知》的各项工作。
涵江区文体广电出版局
201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