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赤港开发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文件落实到位,优化城乡道路交通秩序,夯实道安基层基础,现将政策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和《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要求,巩固深化开发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成效,从更深层次、更高成效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开发区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实施开发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提升工程”。
二、工作目标
1、道安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有效落实,道安组织优化健全,人员经费充实保障,管理触角延伸到位,基层道安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2、交通要素管控进一步加强。驾驶人考训质量不断提升,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重点车辆、驾驶人监管到位,道路隐患治理持续深入,道路交通设施日趋完善。
3、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道安机构牵头协调作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间资源互通共享,联勤联动更加密切,道路突发案(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4、文明交通意识进一步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有效落实,“法、礼、德”交融的文明交通风尚广泛传播,有序通行、文明礼让理念深入人心。
三、任务分工
(一)道路通行保障提升工程
1、常态推进道路隐患综合治理。修订完善道路隐患路段的排查与督办标准;开展道路交叉路口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多发路段的中央隔离、夜间照明设施建设;清理并规范辖区道路标志、标线;持续开展高速公路桥下等安全隐患治理。将当年内排查的道路重点隐患纳入下一年度开发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治理。(社事办组织实施)
2、全面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18年全面完成3处桥梁护栏建设。(社事办组织实施)
3、持续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及时修订、严格执行《莆田市道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加强与既有公路、城市道路、通信等线路交叉的道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及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校园周边道路防护设施及校车停靠站点建设。(社事办组织实施)
(二)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监管提升工程
1、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公安部门每月通报重点车辆和驾驶人交通违法、事故情况;交通运输部门每季度通报客运企业、车辆、从业人员基础信息及变化情况;实现全区公路基础信息和交通地理信息,易积水路段信息,道路交通视频数据以及车辆通行视频数据共享。(党政办组织实施)
2、全面加强驾驶人管理。督促客运企业严把驾驶人聘用资质审查关,及时办理车辆检验、驾驶人审验和交通违法处理。加强重点驾驶人管理,审验率不低于99%。(各管区、农业办、经济办)
3、落实车辆源头监管。加强机动车检测、报废监管,全面提升客货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的检验率、报废率,严查报废、非法拼改装车辆上路,杜绝“五大总成”流入市场。强化旅游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营转非”大中型客车、渣土车及集中接送学生车辆日常监管。(安办、综治办、各管区、农业办、经济办组织实施)
4、严格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对发现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承修报废汽车、擅自改装汽车或签发虚假机动车维修出厂合格证的移交有执法权部门依法查处。严厉打击取缔无证无照机动车维修站点。(安办、综治办组织实施)
(三)公路交通安全防控提升工程
1、构建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完善交通视频监控建设,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综治办组织实施)
2、固化重点交通违法常态查处机制。每月逢六、九开展交通执法联合统一行动。强化开发区“五小车辆”、面包车、短途客车等日常监管,积极发挥交通劝导站和交通安全协管员作用,结合农忙等时期交通特点,适时开展针对性显见性交通违法的教育劝导。清理并规范校园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治理占道经营、违法停车等乱象,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各管区、农业办、综治办)
3、提高交通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雨雾等恶劣天气交通应急管理,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等重点车辆交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健全多部门参与救援和善后处理协作机制,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总结提升应急处置预案。(安办组织实施)
(四)农村道安基础提升工程
1、夯实农村道安管理基础。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力量,配备不少于1名专兼职交通安全协管员,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出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考核评价长效机制。
提高农村道路客运保障水平。(安办组织实施)
2、推进“交通安全示范村居”达标创建。开展交通安全示范村居创建,确保通过区级标准验收。(安办组织实施)
3、推动交通管理惠农政策落实。贯彻落实中央部委出台的惠农政策,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农业办组织实施)
(五)运输企业安全监管提升工程
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提升工程,督促企业建立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积极探索风险管理机制。(安办、经济办组织实施)
(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工程
1、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全面贯彻《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分工方案》,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整合传统和新兴媒体资源,多渠道、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综合考核;督促各单位和企业履行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社会责任,落实媒体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常态刊播机制。(党政办、安办组织实施)
2、加大道安文化主题宣教力度。深化“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推进文明交通工程建设;深入开展“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创作、传播文明交通文化作品。(安办组织实施)
3、强化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落实各级各类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责任,保证交通教育课时;组织开展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交通安全系列宣教活动。(安办、赤港小学组织实施)
4、创新农村道安宣传教育形式。实现开发区各管区开通交通安全宣传大喇叭,建有1处宣传墙体、板报或挂图,学校、幼儿园设置宣传栏,落实“五长一员”宣教职责。(安办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