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凌晨2时05分许,广东惠州惠阳一家建材生产公司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6.8万元。
日前,惠阳区应急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此次事故的详细调查报告:
2024年3月28日02时03分许,工人马某敏进入鼎立公司第一栋厂房二楼插针作业区,擦拭8000行车板材插针,清理完插针上的藏留物料漆后准备离开。
3月28日02时05分许,马某敏低头看手机注意力不集中,未按照规定的人员行走通道离开,通过没有安装防护罩的板材输送机齿轮传动轴部位,衣服被卷入齿轮机导致事故发生。
经现场勘查,二楼插针作业区板材输送机齿轮机链条带动“行吊”进行作业,处于连续运转状态,齿轮机传动链条处未加装安全防护装置,存在事故风险隐患;板材输送机齿轮传动部位宽40cm,高110cm,且该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人员通行标识,存在事故风险隐患。
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机械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小则造成人身伤害,大则造成人员伤亡。触目惊心的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安全无小事,预防胜于救治。
常见机械伤害类型:
1.碰撞。
2.卷入。
3.绞。
4.碾。
机械伤害常见原因: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主要包括人员的操作失误和误入危险区域两大原因。
1.忽视安全、操作错误。
2.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3.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或工具。
4.人为破坏机械防护装置,违章操作。
5.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6.进入危险区域、部位。
7.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疲劳作业。
二、机械的不安全状态
如机器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通风、防毒、防尘、照明、防震、防噪声以及气象条件等安全卫生设施缺乏等均能诱发事故。
另外,如果机械设备是非本质安全型设备,此类设备缺少自动探测系统,或设计有缺陷,不能从根本上防止人员的误操作,也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不良的操作环境
如作业区杂乱无章、通道不畅、地面积水等环境因素也会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该如何预防?这12条安全提示要牢记:
四必有
1.必有防护罩
有皮带轮、齿轮、链条的传动危险部位,必须要有固定式的防护罩。如钻床的皮带轮、自行车的链条部位等。
2.必有防护套
有转动的滚轴要有防护套,防止员工头发、衣领、袖口等被卷入造成伤害。如车间流水线的滚轴、车床的传动轴等。
3.有台必有栏
有台沿、临边的设备及辅助工具沿边上必须要有护栏。
4.有洞必有盖
设备上有孔、洞的位置必须有盖子。如啤机侧面的孔洞。
四不修
1.带电不修
在带电设备检修、或需要进入设备内部维护、清理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警示牌,防止运动部位启动或引发触电事故。
2.带压不修
在设备检修时,除了断电外,有压力作为驱动或拆除带压力的容器时必须先泄压后才能操作。
3.过热或过冷时不修
设备上有过热或过冷区域时,必须先恢复常温后方可维修,防止烫伤或冻伤。
4.无专用工具不修
在检修拆装时,必须使用设备配套的专用工具,防止损坏设备或工具受力飞出造成伤害。如拆除注塑机射嘴时,须使用自带工具,严禁在工具上加装套筒或借助行车拆除。
四停用
1.无联锁防护停用
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上,未安装两种及以上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备必须停用。这些装置保障肢体部位不会接触设备的危险部位,并且保证安装必须规范,严禁私自拆除、屏蔽。
2.无接地漏电保护停用
外壳未接地或未安装符合要求的漏电保护开关的,用电设备要停止使用。
3.无岗前培训停用
操作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如冲床、注塑机、压铸机等)的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上岗前未进行安全培训或考核合格的,要停止使用设备。
4.无安全操作规程停用
设备如果没有上岗前、作业过程中及作业后的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停止使用。注意:作业前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检查安全装置有效性,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必须停机断电请专业人员检修等,安全操作规程不是作业流程,表述要通俗易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