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防灾减灾系列科普——防雷篇

来源:涵江区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4-08-12 16:5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雷电是一种伴随闪电和雷鸣的大气中的放电现象。雷暴天气下,当带有大量电荷的云层接近地面,或具有不同电荷的云层相互接近时,会产生激烈的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光即为闪电,而产生的声音则称为雷声。

  雷雨来临前,应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和雷电预警等级。雷电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为黄色、橙色、红色。

  黄色: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橙色: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红色: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不想被雷击中,那么躲避雷电要做到“三远二不”,即:远离金属物质、大量水源、电磁场,不攀高、不暴露。

  打雷时,如果在家里。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关闭家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防止雷电从电源线入侵,造成火灾或触电。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煤气管道等金属管道。不要在电灯下站立。

  打雷时,如果在户外。要尽量赶到干燥地方避雨,不要进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大树下。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等易遭受雷击的高大物体和有大量水聚集的地方。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不要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驾车时,要呆在车厢内,不将车辆停在树下、墙边、变压器、低洼地带,涉水通行时要保证积水不会淹没半个轮胎。其实只要掌握雷电是需要导体的这一原则,主动远离一切可能传导雷电的介质,你就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1.户外劳作防雷指南

  (1)选择正确的躲避场所

  野外放牧或劳作遭遇雷雨,尽快躲避到室内、山洞等安全的场所,不要在树下避雨。

  (2)采取正确避雷姿势

  如来不及回室内,紧急避雷时要两脚并拢,双手抱膝,头置于两膝之间尽量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选择绝缘材料的鞋服

  雷雨季节外出劳作最好穿胶鞋、雨衣,突遇雷电可降低雷电对身体的冲击。

  (4)选择绝缘材料的鞋服

  雷雨季节外出劳作最好穿胶鞋、雨衣,突遇雷电可降低雷电对身体的冲击。

  2.户外游玩防雷指南

  (1)身上不要携带金属制品

  野外遇雷电天气时,迅速摘下随身携带的钥匙、首饰、眼镜等金属物品。

  (2)尽快远离水面

  正在游泳、划船时要赶快上岸。水面易遭雷击,且水中受到伤害会增加溺水风险。

  (3)远离高地

  如果在山区游玩,不要站在山顶,尽量找低洼地带避雷。

  (4)分开站立

  如果多人一起出游,遇到雷电天气尽量分开站立,以免一人被雷电击中而互相传导。

  3.驾车出行防雷指南

  (1)选好停车地点

  不要将车停在空旷的高地或树下,容易引雷。

  (2)关闭电子设备

  关掉收音机等设备,如汽车天线是外置型,需及时回收。

  (3)打雷时尽量待在车内

  人员不要轻易下车,关好门窗。

  (4)减少在车内使用手机

  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

  雷电预防顺口溜

  大树下,山顶上,切莫停留用手机

  有线网,电话机,都有可能遭雷击

  强雷电,请断电,拔掉插头才安全

  打伞行走别太高,金属饰品都除去

  闪电雷声若相近,下蹲抱膝低头避

  下车避雨不可取,车载娱乐要关闭

  车窗全部要关紧,单车摩托不能骑

  打篮球,踢足球,室外运动不可以,水上运动切勿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