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7日,福建省 2024 年基础教育“下沉式”教师培训(涵江区专场)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闽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涵江区教育局、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协办,涉及高中语文、数学及初中数学三个科目,旨在通过省级名优教师引领,促进我区相关学科教师更加注重核心素养教学,更新学科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助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本次培训在莆田六中、莆田青璜中学设立三个分会场。我区各高中校语文、数学及初中校数学教师代表共计150人参加培训。
高中语文分会场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员林隽老师主持。参训教师先后聆听了高一示范课《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两课时)》、专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如何开展》(黄巧,福建省学科带头人,龙岩市第一、二届名师,龙岩一中锦山学校高级教师),专题讲座《落实应教尽教,提升关键能力》(陈春明,福建省教学名师、顺昌一中副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二示范课《细品秦腔:激活文学阅读力》、专题讲座《紧扣教考衔接,聚焦试题分析与阅读力提升意识》(王龙祥,漳州市研究型名师、漳州市高中十佳教师、漳州市王龙祥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漳州一中高级教师)以及专题讲座《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大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李晖,福建省教指委委员,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师大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宁德一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对“四新”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如何提升高中生的阅读力、感受力,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及学习任务群的组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数学分会场由莆田六中数学教研组长吴金炳老师主持。参训教师先后聆听了高一示范课《直线与平面垂直(两课时)》、专题讲座《直线与平面垂直——基于单元的课时教学》(曹仁剑,福建省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活动一等奖获得者,福州一中一级教师),专题讲座《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考试命题实践与思考》(蔡海涛,福建省教指委委员,福建省学科带头人,莆田学院硕士生导师,福建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正高级教师);高二示范课《三次函数的性质:单调区间和极值(两课时)》、专题讲座《基于“四元五环”模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探索与实践》(林志展,漳州市骨干教师、漳州市数学学会秘书长,闽南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漳州一中高级教师)以及专题讲座《新高考模式下的数学教学思考》(陈中峰,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福建省首批教学名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获得者,福建省普教室中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对“四新”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以及如何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掌握高考层面的动态变化,关注基于“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力”,改变“刷题”、“套题”的传统思想,培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受益颇丰。
初中数学分会场由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江桃老师主持。参训教师先后聆听了示范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两课时)》、专题讲座《发展符号表达能力: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为例》(胡鹏程,福州市研训中心组成员,福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福州市“十四五”名师培养对象,福州十一中教研组长,高级教师),专题讲座《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实施策略》(张弘,福建省教指委委员、福建省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普教室中学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示范课《中考复习专题——最值问题(两课时)》、专题讲座《运动变化观点下的“图形与几何”教学探索》(高晓晴,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五一”巾帼标兵、福建省第三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福州市第一批名师培养对象,福州屏东中学高级教师)以及专题讲座《新课标背景下中考数学二轮备考策略》(王亚坤,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福建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初步养成推理意识,提高推理能力,形成逻辑推理以及开发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获得了深刻的启发。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将努力把本次所学的新理念、新知识与新能力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坚持学思统一、知行合一,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懈努力,共同前行,为推动我区基础教育事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涵江区教师进修学校 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