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来源:省卫计委 时间:2015-09-15 08:48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认识误区:

误区1:我吸了一辈子的烟了,身体还是好好的。

专家解读: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余种化学成分,有至少69种致癌物和20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吸烟几乎损害体内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

误区2:男人不吸烟不如早点上“西天”,在家或公共场所吸一两支烟没关系。

专家解读:目前,我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有7.4亿人暴露于被动吸烟环境。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研究表明当有人在容积为20立方米的室内吸一支烟时,室内空气中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的浓度较吸烟前升高33倍,当吸完2支烟后再进行测定时,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物的浓度较吸烟前升高64倍。这种小粒径颗粒不易沉降,能在空气中停留较长时间,吸入人体后,可直接沉积在肺泡内,造成对人体持续性的危害。公共场所是人数相对集中的地方,吸烟不仅有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尤其在不通风的室内吸烟时,被动吸烟受到的危害更大。

  健康行为:

1)在所有公共场所做到不吸烟;

2)如想吸烟一定到吸烟区吸;

3)平时朋友集聚、聊天或一起办公时做到不敬烟;

    4)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应该及时给予制止并劝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