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来源:省卫计委 时间:2015-09-15 08:43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认识误区:

误区1:我身体很健康,几十年没吃过药,没打过针。

专家解读:健康并不是靠自我感觉来衡量,也会有紧张、压力等负性情绪、情感以及心理压力,还可能遇到对工作、生活环境的暂时不适应,一个人很难长期保持完满的健康状态,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没吃药没打针不代表身体很健康。

误区2: 能吃能睡就是健康!

专家解读:根据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定义,健康至少应包含四个标准:一是躯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二是心理健康,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社会适应健康,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四是道德健康。

        健康行为:

1)保持行为的有利性:即行为表现对自身、他人、环境有益;

2)保持行为的规律性: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3)保持行为的符合性:即行为表现可被自己、他人和社会所理解和接受;

4)保持行为的有利性:如语言表达行为、情绪行为、工作行为等与自己意愿一致性;

5)保持行为的同一性:表现为外在行为与内在思维动机协调一致,与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冲突;

6)保持行为整体和谐性:即个人行为具有的固有特征,与他人或环境发生冲突时,表现出容忍和适应。

相关链接 >>>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衡量自我健康的10个具体标志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