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我国地名情况复杂,变化大。(注:我国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是1979年至1986年进行的,距今已30年了。)(1)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政区地名变更。如:地市合并、撤地设市、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撤乡设镇、撤镇改街道、乡镇合并。(2)城镇化速度加快,原有地名发生变化,新地名大量产生。(大中城市的迅速扩张和小城镇的兴起,不断改建、新建、扩建,很多老地名不断消失,新地名不断产生。)(3)大规模开发建设使地名频繁变动,产生大量新地名。(4)地名来源及历史沿革信息掌握不全。二、地名中存在“大”“洋”“古”“怪”“重”乱象。(1)“大”即夸大其词,名不符实。如大厦,广场,花园;(2)“洋”即罔顾传统,崇洋媚外。如曼哈顿、加州水郡;(3)“古”即盲目复古、缺乏底蕴。如王朝、皇城、帝王。(4)“怪”即稀奇古怪,莫名其妙;(5)“重”即多地一名,重复使用。三、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相对落后。(1)管理技术手段落后;(2)不能满足社会对地名信息需求。鉴于上述情况,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非常迫切和必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