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印发了 《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 》 ,其中第六章第二节对构建蓝色生态屏障,提出四个方面的要求。(一)加强陆源和海域污染控制。坚持以海洋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为基础,海陆统筹、河海兼顾,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陆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大海洋污染治理力度。抓好沿海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源治理,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开展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实现工业企业污水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谁施, · 加快配套管网建设,提高管网截污率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加快建设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面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强闽江、九龙江、晋江等主要人海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强化各人海河流污染源的排污监控和监测。实行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的溯源追究与生态补偿制度。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大力推广亲环境型畜禽水产养殖模式。加强海上污染源管理,严格控制港口、船舶倾泻排污,强化海洋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二)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生态修复。推进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加快实施闽江口、福清湾、平海湾、泉州湾、九龙江口等海洋生态保护恢复工程,建立宁德大黄鱼、厦门中华白海豚等一批生态保护区,建立长乐蚌、云霄蛤等一批海洋珍稀、濒危生物重要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一批具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景观的海洋特别保护区及海洋公园。加强海岸防护林带的建设与保护,提高海岸带、河口的防护水平和生态质量。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恢复,严格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继续推行增殖放流、封岛栽培、人工鱼礁建设,营造海洋牧场,恢复近海海洋生物种群资源。加强海洋和沿海外来物种人侵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三)加强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加强沼泽、红树林等重要滨海湿地保护,重点推进闽江口、九龙江口、罗源湾、兴化湾、循洲湾、泉州湾河口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结合重点海域生态修复计划,因地制宜地开展红树林种植等生态修复工程,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具有特色的海岸自然和人文景观保护。(四)加强海岛生态保护。推进无居民海岛有序利用和管理,加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力度,对领海基点岛屿、具有特殊价值的岛屿及其周围海域实施严格的保护制度。加强海岛生态建设和整治修复,推进海岛防护林体系、海岛植被恢复、近岛生态功能保护区等项目建设,巩固和完善海岛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福鼎鸳鸯岛、平潭山洲列岛等一批海洋特别保护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