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PT04120-3000-2024-00045
  • 发文机关: 涵江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4-09-30
  • 发文字号: 涵农综〔2024〕129号
  • 标    题: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农村局 莆田市涵江区财政局 关于印发2024年涵江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 2024-10-15
  • 有 效 性: 有效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农村局 莆田市涵江区财政局 关于印发2024年涵江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涵农综〔2024〕129号
时间:2024-10-15 09:14

各乡镇、赤港管委会、局属各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闽财农指〔2024〕57号)福建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资金管理细则》(闽农科教〔2024〕11号)精神,对照《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资金的通知》(闽财农指〔2023119号)绩效指标任务,结合我区农业实际,经研究,制定《涵江区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予以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涵江区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莆田市涵江区农业农村          莆田市涵江区财政局

2024930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涵江区2024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项目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基层农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引导更好地履职尽责,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促进农业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推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结合我区农业实际,制定本方案。

项目工作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以持续稳定全区农业农技推广系统的干部队伍,增强技术集成示范等公益性服务成效,提升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加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具体指标:建立集示范展示、技术培训、科普宣传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3个;以粮油、经作、畜禽等主导产业,20个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推广先进适用主推技16项,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选派1/10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省部级骨干培训,组织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员接受连续5天以上的脱产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农技推广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主要工作任务

 ()强化粮油作物单产提升。针对制约水稻、薯类、玉米、花生、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技术难题,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探索集成组装综合技术方案,实施新品种、新技术示范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灾减灾等技术服务以展示带动集成技术的应用推广,推动全区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

实施先进技术试验示范遴选推介适用宜地的2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6项主推技术,依托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高素质农民培训(实训)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实操实训、观摩学习等,加快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推广应用;落实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每名农技员联系农业生产大户或农民技术员,联系指导3个以上家庭农场或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推动农业“五新”进村入户到田。

提升科技示范展示条件进一步规范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管理,明确年度技术示范和服务任务,健全管理评价制度,统一树立规范标识,提升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的设施条件和信息化水平,强化区域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聚焦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区遴选建3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其1粮食生产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附后)遴选180户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土专家”“田秀才”等作为科技示范主体,将示范主体打造成“永久牌”农技服务队,辐射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

(四)加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建设遴选农技推广骨干人才8,参加部省两级组织连续不少于5天的脱产业务培训。采用课堂培训、异地研学、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组织区域1/3以上在编在岗基层农技员,按产业、分层次开展不少于5天业务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

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为促进粮食、蔬菜、枇杷、畜禽等重点产业发展,实施区级农技推广服务力量下沉,将区镇农技员和农民技术员连点成线,形成系统性的技术服务模式。引导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互联网+农机作业”等服务模式,为农户提供生产管护、存储加工等全程科技服务。支持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

)提高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持续发挥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APP的作用,加大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运用力度,引导农技员、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咨询指导、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农技服务加快普及“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鼓励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获取服务信息,发挥好信息平台在管理决策、精准服务等作用,持续提升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

项目资金用途及计划

2024年度安排我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52万元。为确保全面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在任务清单范围内,结合各项目实施任务,资金使用计划如下:

基层农技队伍素质能力建设6万元用于乡农技人员参加异地培训、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所需的学费、教材费、场地费、差旅费、食宿费、交通费、讲课费等。

(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30万元采用先建后补助方式,每个示范基地补助8-10万元,用于基地标牌制作、购买新机具、种子(苗)、农(兽)药、肥料和饲料等,以及开展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展示观摩和示范培训等补助。每个基地示范推广2项以上农业主推技术,开展观摩培训4次以上;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或全生物降解地膜等试验示范工作。

(三)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建设6万元是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建设补助不超过1万元,用于为农技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等开通建设农业科技网络书屋,提供三新农期刊、三新农图书、三新农视频等资料二是每个在编在岗在位的农技人员每月信息费报销额度不超过50元,用于乡农技员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福建12316手机农务通APP和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开展在线学习、互动交流、技术普及等活动所需流量费用等补助;三是推广使用短信平台、农技员培训助手等补助,用于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在线学习、互动交流。购买以上信息化服务均由区农业农村局与运营商签订服务协议,统一结算。

(四)其他费用10万元主要用于乡农技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所需差旅费、聘请技术专家、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宣传报道等费用。

以上项目实施中若分配资金不足,可统筹安排使用往年结余资金,确保全面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实施。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促进粮油作物稳产增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公益性服务责任落实。

(二)加强绩效考评。项目具体牵头单位做好项目实施、资金执行、绩效目标上报等工作及时将项目实施情况报送“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录入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要严格按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建立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明确绩效目标,强化过程管理,开展绩效自评。

(三)加强总结宣传。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挖掘在开展稳产保供、应急救灾、科技服务等工作中涌现的农技推广经验模式、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2024年度涵江区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基本情况

1.秋种甘薯简易高效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涵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莆田市涵江区林家庄农场有限公司开展示范展示。示范种植品种:普薯32、烟薯25基地位于涵江区庄边镇黄龙村,示范面积100亩;推广技术:甘薯机收生产、秋种甘薯覆膜生产及合理密植提单产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观摩4次以上技术负责人:蒋丽娟(农艺师),负责基地技术实施方案及组织技术指导;指导小组成员:戴炜、黄望、吴玉、郑琳。

2.大棚番茄高效种植试验示范基地。涵江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依托莆田市涵江区兴家家庭农场开展示范展示。示范品种:铁皮番茄基地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沁东村,示范面积30亩;推广技术:水肥一体化、番茄裂果防控以及生物降解膜使用等技术;开展技术培训观摩4次以上。技术负责人:黄望(助理农艺师),负责基地技术实施方案及组织技术指导;指导小组成员:戴炜、蒋丽娟、姚玉天、黄明耀。

3.生猪养殖技术示范基地。由涵江区畜牧站依托莆田市优利可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示范展示。示范品种:杜长大外三元生猪。推广技术: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调整优化植物精油在生猪养殖上应用技术;基地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顶坡村示范养殖生猪3000头以上。技术负责人:吴舒渊(高级兽医师),负责基地技术实施方案及组织技术指导;指导小组成员:林程、段君、傅丹丹、陈伟洵、黄煌、林金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