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傅碧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开展好课后服务的建议》(第46号)已收悉,由我局独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目标的重要内容,是顺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减轻人民群众教育负担的民心工程。近年来,我局以服务民生为主旨,坚持问题导向,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全面开展课后服务,扎实推进课后服务提质扩面。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结合实际,统筹校内校外双向发力,深化课后服务工作,课后服务形式与内容进一步拓展优化,各类兴趣培养、培优补短活动深入开展,校内教育主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充实服务内容。各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持续健全完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将“德智体美劳”发展目标与学校课后服务课程有机融合,按年级划分设置不同的午(晚)托时段和服务内容,在做好作业辅导、答疑、巩固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开展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社团及兴趣小组、劳动等多种类型的素质教育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如涵江实小开设乐器演奏课程,涵江二小开设篮球课程,石庭中心小学开设瓦绘美术特色课程,高新区小学开设足球课程,莆田侨中开设科学教育课程,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帮助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各掌握1-2项运动技能、艺术才能和科技技能的育人目标。
二是强化资源统筹。各学校在充分挖掘校内音体美教师师资潜力的同时,用好社会育人资源,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如邀请优秀共产党员、道德模范、老战士等,进校参与课后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红色景点、研学基地、辖区内社区学校等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作用,共同参与课后服务工作,进一步扩充服务资源,满足广大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我局联合区发改局下发《关于涵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涵发改〔2023〕80号)文件,进一步规范课后服务收费行为和经费使用管理,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随意扩大资金使用范围,确保课后服务财政补贴及收取的费用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
在此,感谢您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并请您继续关心我区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姚明龙
联 系 人:陈世阳、陈建涵
联系电话:0594-6709216、6709215
莆田市涵江区教育局
2024年6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