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涵西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化拓展省市区“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项事业,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果。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纵深发力。强化党建引领,激活为民服务 “一池水”。组织编制街道‘基本履职、配合、回收’三项清单,在提升街道工作效率等方面成效初显,中央、省、市编办先后到街道调研指导。推进“165”集体经济专项行动,联合开展跨镇抱团发展暨主题党日联建共建活动,与大洋乡签订“跨镇抱团”合作协议,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建共建发展新路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涵西社区老党员工作室,吸纳退休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动员社区党组织聚焦基层治理创新,打造特色党建品牌,9 个社区党组织书记牵头领办服务项目15项。
(二)文旅发展动能强劲。主动写好街道文旅篇章,深入挖掘街区文化旅游资源,多点发力开展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文旅活动。今年以来,街道在萝苜田举办一系列民俗活动,并结合短视频、全景VR导览等科技手段,联动锦里文创园、花与田、南有嘉鱼等10余家文产业态开展特色文化活动,以及配合中央电视台《金蛇齐舞》栏目深入萝苜田广镇楼拍摄,有效提升了萝苜田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今年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万余人次。加快街区改造提升工作,东方廿五坎已基本完成不协调建筑拆除,改造提升工程进度达90%,端明陡门至顺茂隆区域修缮改造工程正在建造“福船”,约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
(三)基层治理创新升级。聚焦基层治理,持续优化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精细水平。一是协同中心高效运转。街道建立基层治理协同中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一个中心连两端”的桥梁纽带作用,构建“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之间高效联动,全面推进部门资源和执法力量下沉,凝聚治理合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第一季度,一镇一档模块三张清单中发展清单59条;任务清单73条;问题清单87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矛盾纠纷有效调解。街道首批在全区完成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采取“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解”的工作模式,依托莆田市社会治理大数据云平台场景运用模块,安排专人跟踪督促,及时跟进协调事件办理,实现矛盾纠纷的发现、上报、处理、反馈、评价全过程管理。第一季度,街道受理矛盾纠纷13件,已化解13件,化解率100%。三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系列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 “三合一” 场所、危化品、消防等领域安全隐患,期间,街道共出动567人次,检查三合一场所共152家,整改完成三合一场所29处,排查出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8处。通过加强检查、整改隐患和组织培训,有效提高了企业和居民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安全生产形势整体平稳。
(四)民生服务优化提质。锚定民生福祉,着力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努力促进发展成果居民共享。一是民生服务品质跃升。街道全力打造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进“一网通办”,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精简,让居民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线上便民服务平台,实现部分业务网上办、掌上办,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提升服务效率。涵西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完成提档升级,新增广电电视网络办事窗口,成功通过市级五星级便民服务中心创建。第四十八期以《涵西街道: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点亮社会治理之光》为题的报道在莆田市广播电视台《莆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协助区人社局等部门举办节后首场大型招聘会,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1.2亿元的涵江首个新能源光储充及充换电一体化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涵西街道,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减少碳排放量约8000吨,新增就业岗位200个,赋能涵江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苍林社区天禧公馆房地产项目和第三实验小学扩建工程加快施工,街道城市化和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