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关于2024年财政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涵江区财政局 时间:2025-09-12 16:54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莆田市涵江区人民政府 

  (2025912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涵江区人民政府报告我区2024年度财政决算和2025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4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涵江区建区40周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区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区的重大决策部署,努力增收节支,积极挖潜增效,习惯过“紧日子”,兜牢“三保”底线,较好地落实了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决议,确保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财政总收入情况:2024年,全区代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21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9.8%,下降7.6%。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14469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4.7%,下降12.4%;地方级收入286520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2.7%,下降4.9%。区本级财政收入275386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75846万元,地方级收入199540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4.5%;乡镇(街)收入155831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1.4%。

  2.财政总支出情况:2024年,全区财政总支出345208万元(含省、市专项及上年结转,下同),增长26.3%;其中:乡镇(街)财政决算支出22226万元,下降10.9%;区本级决算支出322982万元,增长30%。2024年全区当年财力支出32283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80.2%,增长22.9%,其中区本级财力支出30092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79.1%,增长26.5%。

  3.全区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24年全区决算结果,全区财政总计收入639986万元,其中:本年地方级收入28652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9125万元(含返还性收入5014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012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3983万元), 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983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6545万元,调入资金6641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548万元。全区财政总计支出596091万元,其中:本年支出34520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4091万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68783万元,专项上解支出530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6304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521万元,调出资金82226万元。收支对抵,年终滚存结余4389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结余43895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使用数43895万元,实际净结余为0。

  4.区本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区本级财政总计收入632363万元,其中:本年区本级地方级收入19954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19125万元(同上),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9836万元,上年结余收入56545万元,调入资金66412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1548万元,下级上解收入79357万元。区本级财政总计支出588468万元,其中:区本级支出32298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4091万元(同上),调出资金82226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63045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521万元,补助下级支出14603万元。收支对抵,年终滚存结余4389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结余43895万元,减去结转下年使用数43895万元,实际净结余为0。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150294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300.6%,增长25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4857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13.5%,增长35.3%。政府性基金支出718454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8.9%,增长152.5%;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694633万元。

  2.全区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本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50294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65583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50688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99189万元,加上上年基金结余41574万元,基金总计收入1063526万元;本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1845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591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4422万元,待偿债再融资专项债券结余150564万元,基金总计支出931031万元;基金滚存结余132495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132495万元。

  3.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本年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50294万元,上级基金补助收入65583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50688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299189万元,加上上年基金结余41574万元,基金总计收入1063526万元;本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69463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591万元,加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54422万元,待偿债再融资专项债券结余150564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3821万元,基金总计支出931031万元;基金滚存结余132495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年终结余132495万元。

  (三)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24年,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0%,上级补助收入1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上年结余66412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总计收入66425万元。区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出资金66412万元,收支对抵,年终结余13万元。

  (四)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纳入区本级预算管理的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2024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161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0.4%;加上上年结余收入4127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量102885万元。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7471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2.9%,收支对抵,年终结余45414万元。

  (五)需要说明的情况 

  1.支出政策实施情况。一是牢固树立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将过“紧日子”作为预算安排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严格支出管理,继续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杜绝超标准、超范围、超财力出台各类支出政策。二是把好项目入库审核关,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结合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分清轻重缓急,做细做实项目排序,不得将年初应重点保障的刚性支出调剂用于其他非必要项目,留出硬缺口。三是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认真落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推动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2.结转资金使用情况。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使用数56545万元,2024年当年已支出16457万元,剩余40088万元未支出。根据《预算法》第四章第四十二条规定“各级政府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作为结余资金管理。”因此将2024年未使用完的结转资金40088万元进行收回,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3.转移支付安排执行情况。2024年,我区共接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119125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85142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33983万元;全年安排转移支付资金支出75230万元,其中乡镇(街道)、村(居)转移支付资金5719万元,结转下年使用43895万元。

  4.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法定债务情况。2024年初,区本级法定债务余额209998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76796万元,专项债务1723187万元)。当年度新增债务369025万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券57689万元、再融资专项债券203893万元、新增一般债券12147万元、新增专项债券95296万元);偿还到期债务6429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53368万元,专项债务10925万元),外债汇率变动等增加24万元;年末法定债务余额240473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93288万元,专项债务2011451万元),法定债务余额控制在省级核定的法定债务限额之内。

  (2)隐性债务情况。2024年初,隐性债务余额为438889万元,通过财政预算资金安排、法定债券置换等方式化解金额123629万元,年末隐性债务余额为315260万元。

  5.预备费使用情况。2024年初预算预备费3600万元,当年实际支出717万元,主要用于企业破产处置专项经费、海上搜救分中心运行经费等。

  6.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规模和使用情况。2024年初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5000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548万元,执行过程中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1521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27万元。符合国务院关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不超过当年支出预算总额5%的规定。

  二、2025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6月止,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4375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00000万元的48.8%,增长2.8%。其中:地方级收入1667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17600万元的52.5%,增长7.7%。全区财政总收入税性比重66.9%,较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按征收机构划分:税务局收入16495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75000万元的44%,下降2.3%;其他执收部门收入788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25000万元的63%,增长15.2%。6月止,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99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35000万元的51.3%,增长48.5%。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6月止,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39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80000万元的5%,下降54.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85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78900万元的2.3%,下降77.1%。政府性基金支出4389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85000万元的75%,增长164.9%。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6月止,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为0万元。

  (四)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6月止,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89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63566万元的45.56%,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5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6454万元的40%;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838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7112万元的49.5%。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073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59598万元的51.56%,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4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22486万元的50.9%,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92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37112万元的51.9%。

  (五)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1.实现财政收入稳增长。全区财税部门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聚财职能,广泛扩宽财源,财政收入实现稳增长。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完成243753万元和166707万元,分别增长2.8%和7.7%。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是上半年非税收入80777万元,同比增收10567万元,增长15%,其中:安置房补差款收入3.36亿元,较去年增收1亿元;资产盘活一次性收入3.9亿元,较去年增收0.06亿元。

  2.继续兜牢“三保”底线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将有限资金用于聚焦民生补短板等社会热点和保障重点;坚持预算支出中“三保”优先,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上半年,全区“三保”支出87114万元(其中保工资49767万元,保基本民生36364万元,保运转983万元),完成三保指标数的48.6%,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50.6%。

  3.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一是严格按照年初批复的预算执行,规范预备费使用范围,加强预算追加管理,坚决杜绝超越财力安排支出。二是坚持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勤俭节约办一切事业,加强“三公”经费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三是执行预算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2025年全区预算公开单位共291个,其中一级预算单位66个,部门所属单位225个。四是全面加强绩效全过程监控。运用财政新一体化系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监控,建立预算绩效线上运行监控新模式。2025年,全区共有50个部门396个项目预算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涉及财政资金43.04亿元。

  4.加快资金下达进度。一是完善转移支付预算管理,对上级提前下达我区2025年度转移支付资金54345万元编入年度预算,汇总区本级预算报人大批准。二是加快转移支付支出进度。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在区人大批准预算后的30日和60日内正式下达。预算执行中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在30日内正式下达到具体预算单位。上半年,我区共接收到上级转移支付资金90248万元,已支出59638万元。三是加快结转资金使用。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结转下年使用数43895万元,2025年上半年已支出5514万元。

  5.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加强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妥善化解债务存盘,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法定债务情况:2025年初,区本级法定债务余额240473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93288万元,专项债务2011451万元)。上半年新增法定债务本金17214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2506万元,专项债务159637万元);偿还法定债务本金3013万元(其中:一般债务3013万元,专项债务0万元);2025年6月末,法定债务余额257386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402781万元,专项债务2171088万元)。隐性债务情况:2025年初,隐性债务余额为315260万元,通过财政预算资金安排、法定债券置换等方式化解金额250042万元,2025年6月末,隐性债务余额为65218万元。

  )需关注的问题 

  1.财政收入缺口不断加大 

  一是财政持续增收支撑不足。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外贸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传统主要支柱产业鞋革、食品、电子三大产业税收增长不及预期,部分行业及重点税源企业贡献也逐渐降低。其中:我区食品产业龙头纳税企业雪津公司1-6月份入库税收5.48亿元,同比减收0.36亿元,下降6.2%;此外,房地产及其周边行业税收下降较多,近年来引进的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还处于“爬坡过坎”阶段,税收贡献较低。

  二是土地收入不及预期。2025年度,我区经营性土地计划拍卖16宗地块共485亩,预计出让收入118537万元;工业土地计划拍卖5宗地块共2564.7亩,计划出让收入76900万元。截至上半年,经营性土地拍卖2宗,面积27.77亩,拍卖收入5020万元;工业土地出让1宗,面积38.42亩,出让收入1152.60万元。收入进度滞后,而政府性基金支出438926万元,基金收支严重失衡。

  2.库款保障愈加困难。截至6月份,涵江区库款保障水平为0.13(库款保障水平低于省定库款保障水平0.3-0.8的合理区间)。我区库款保障水平低于0.1次数达59次,累计库款保障水平预警次数达40次。在未将当月三保需求资金足额调入专户前,非三保项目尤其是其他刚性支出如债务还本付息、人员类支出等难以实现拨付,尤其是政府性基金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管理,当支出大于收入时,将被暂停政府性基金支出。在当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背景下,上述因素进一步降低了财政资金调度能力,并加大了潜在的财政支付风险和社会风险。

  3.偿债资金来源难以保障。上半年,政府债务到期本息扣减再融资债券转贷后,实际承担本息4.04亿元,其中:债务本金148万元、债务利息4.02亿元。在偿债进入高峰期的同时,受经济下行、产业转型阵痛、土地市场遇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税收、土地出让金等收入明显下滑。

  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1.紧盯收入目标,多措并举,持续培植壮大税源。2025年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预期45亿元,增长4.4%;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9.96亿元,增长4.6%。为争取实现目标:一是紧密围绕收入目标,强化收入分析和预测,及时掌握收入动态,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足额入库。二是倒排时间节点,稳扎稳打有序推进土地出让,加强和自然资源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按序时完成今年土地出让收入任务。三是持续推进盘活资产,挖掘国有资产价值。按照“能售则售、能融则融、能租则租”的原则,全面梳理资产,通过处置剩余安置房、行政事业资产等方式增加收入。

  2.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三保”支出。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按照“有保有压”原则,坚持“三保”最优先支出顺序,原则上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三保”支出,确保“三保”不出问题,动态开展“三保”运行监控和应急处置。二是保障重点支出。严控低效无效支出,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积极筹措资金保障债务还本付息、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三农支出以及重点项目资金需要,切实保障和持续改善民生。三是优化支出结构。持续深化零基预算管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贯彻落实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大一般性支出压减率,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对重大项目支出实行严格论证,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并与全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确保财政可持续运行。

  3.着力破解资金瓶颈。一是精准研判上级政策导向,强化超长期国债、地方债等工具运用,全力争取更多转移支付补助,结合部门深入分析国家扶持重点与历年数据,找准我区争取发力点。二是整合区属国有企业资产,壮大资产规模,努力提高国企“造血”功能,做大做强做优。同时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国有企业股权市场化有偿转让的方式,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三是继续争取上级调度资金,进一步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申请调度资金,保障“三保”支出需求。

  4.强化债务管控结合债务风险实际情况,按月提前谋划还本付息资金来源,妥善平衡化债与发展关系,在财力可承受范围内,审慎提出新增债券资金需求。通过加大税收征管、挖掘非税潜力、加快推进土地出让、盘活闲置存量资产以及与市属国企合作推进区属国企股权、资源转让等方式积极增加财政收入,确保债务率处于安全区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