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落实暑期安全防范管理工作。一是高度重视,提前部署假期安全。假期前提前分析研判当前校园安全形势任务,对教育系统当前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及时向各学校印发《全区中小学生暑假安全防范工作提示》,切实保障全区教育系统暑期安全稳定。二是强化责任,明确阶段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全区教育系统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部署暑假期间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通报前期各学校安全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当前安全形势任务,对下一阶段假期安全防范管理工作进行座谈交流和部署,明确要求,夯实暑假期间各项安全管理责任。三是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在放假前通过主题班会、班团班队活动、专题教育、发放安全提醒函和致家长信等形式,开展防溺水、防网络沉迷、饮食卫生、反诈防骗、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做好学生暑假期间的安全管护。四是强化督查,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成立督查组,深入各校对校园门禁、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值班值守、假期安全及宣传教育等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督导。截至目前,已指导各类学校排查整治一般隐患20处。五是落实值班,妥善处置应急突发事件。全区教育系统严格落实暑假期间值班值守和领导到岗带班制度。要求各校扎实做好暑假期间校园门禁管控,落实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责任,随时掌握学校和辖区内的安全动态,提前做好各项应急准备。遇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预案,做到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有力,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四强化”精心做好开学各项工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为开学“夯基”。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前组织召开开学工作会议,安排布置新学年新学期重点工作,细化安排开学各项工作;各学校行政班子提前到校到岗,精心谋划、精细筹备环境消杀、教室布置、教材发放、课程安排等工作,及时组织召开教职工会议,细化任务,落实责任,精心举办开学典礼等充满仪式感、氛围感的活动,确保以新面貌迎接新学期。二是强化师资保障,为开学“赋能”。多渠道补充优质师资,考核招聘教师11名、招考招聘教师111名、安排市定向委培师范生20名、应届男性师范生35名全部到岗到位。强化师培师训,举办2023年全区小学幼儿园新任教师见习期培训班、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大赛等培训,参训教师300余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整、提拔任用校级干部26余名,优化学校班子队伍,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各校结合实际为教师量身定制暑期培训研修、教学素养提升等项目,多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新学期充电储能。三是强化项目推进,为开学“焕颜”。今秋学期建成投用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堂悦分园、区第三实验幼儿园天宸分园、区第四实验小学、国欢码头小学,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720个、中小学学位3970个,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打造家门口的教育“幸福圈”。四是强化督导检查,为开学“护航”。联合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协同当地党委、政府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出动执法人员90余人次,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检查覆盖率达100%,发现问题10余个,并全部督促整改完毕。统筹组织各校(园)开展全面自查,区教育局派出4个开学工作督导组,围绕新学期教学安排、师资队伍配备、“双减”提质增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形态工作、灾后校园秩序恢复、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等7个方面共26个督导要点,对全区各类学校开展全覆盖、严格化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督促现场整改,确保秋季开学平稳有序。
三、以集团化办学破解均衡发展难题激发区域教育活力。一是推进“总校+成员校”一体化办学。借力市级优质资源助推教育协同发展,引入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白塘中学成为莆田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通过优质教育资源赋能,为涵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推进“总校+分校”紧密办学。组建莆田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推进成员校莆田第十四中学校、莆田青璜中学分校办学,形成优质教育跨片区广覆盖格局。三是推进“品牌效应”引领“品质提升”。通过集团化办学,实行名校办分校、名校带新校、名校帮弱校,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品牌效应形成人口集聚效应,推动学校优质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品质提升,回应化解“择校热”难题。
四、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一是开展走访慰问。教师节当天区委书记、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连向红,区长郑群星带队走访我区部分学校,看望慰问一线优秀教师代表3名。涵江区教育局党组同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慰问一线优秀教师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等25人,倾听广大教师的心声,表达对教师的关心关怀。二是强化正向激励。区教育系统7名优秀教师获选全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1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获评全市第二届“最美教师”、市中小学优秀校长、市师德标兵、市优秀农村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我区隆重召开教师节庆祝大会,110名教师荣获区优秀校(园)长、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三是组织系列宣传。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致信精神的学习宣传。涵江区教育局联合省市区主流媒体开展教育惠民系列采访活动,《福建日报》《湄洲日报》《涵江时讯》分别推出《涵江:下足办学硬功夫,提升教学软实力!》《打造家门口的教育“幸福圈”!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涵江这样干!》《新增学位4690个!开学在即,涵江这些学校“上新” →》等多个专题报道;积极开展优秀教师事迹宣传,推出《薪火相传育桃李!听涵江老中青教师共话初心→》《他是福建省优秀教师!甘当以技筑梦的“点灯人”!》等文章。积极组织全区教师收看“闪亮的名字2023-最美教师”颁奖典礼、2023年教育部优秀特岗教师巡回报告会、礼献莆田建市40周年暨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等直播活动,号召广大教师向教育战线先进人物学习。四是深化社会协同。组织协调在水韵城、日月星辰广场等城区主要地标建筑、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出方式为教师亮灯;全区各乡镇(街道)纷纷以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为契机,大力开展奖教表彰活动,进一步弘扬优秀尊师文化,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五、四到位”助力中职毕业生就业。一是摸排到位。通过就业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的形式,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整理,全面摸排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梳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实际需求,全面收集征求学生的就业意向,统计备案,以学生意向为导向,联系企业,努力做到对口就业。2023年,全区中职毕业生人数为1039人,有就业意向的人数为400人,占总毕业人数的38.4%;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升学人数为639人,占毕业生人数的61.5%。二是培训到位。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对毕业生科学全面的就业指导,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开足开齐专业实训课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提前召开就业教育大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据实介绍目前社会企业现状,倡导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广泛进行社会调研,使学生认识自我、准确定位,在学校就以准员工、准社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科学择业。2023年春季学期组织就业指导4次,参加学生4156人次。三是准备到位。学校提前筛选声誉好、实力强、待遇有保障、安全性高、对口率高、制度完善、人性化的大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比较,形成考察报告,采取专业对口顶岗实习模式,确定实习企业及实习岗位,安排实习指导教师管理服务学生,出现问题及时与企业、家长沟通,妥善解决实习期间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实习的稳定率和职业荣誉感。四是宣传到位。利用校园网、校园宣传橱窗、学校网站及毕业班微信群进行政策宣传。积极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邀请各用人单位入校宣传,不断完善以学校微信公众号、毕业生微信群为主渠道的信息瞬时传递机制,建设招聘信息收集团队,每日浏览各地招聘信息,即时发布各类最新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2023年春季学期已发布各类就业政策及招聘信息80余条。
六、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机制 ,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一是服务“做加法”,尽心实现“亲情化”。建立问题摸排下沉、宣传教育下沉、督道检查下沉“三个下沉”机制,全面摸排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和少年家庭,广泛宣传资助政策,积极引导家长表达资助入学、贷款入学等诉求,依法依规解决困难家庭学生就学问题。实施“教师大家访”活动,解决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问题,2022-2023学年全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269人,入学率达98.9%。二是审批“做减法”,全力确保“零跑路”。积极整合民政、残联、村社、教育、学校等教育帮扶职责,明确实施各类资助所需的事项清单、注意事项、公示标准等内容,在学生资助提交申请、困难认定过程中,实现困难学生家庭信息由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数据共享,提升审批、办理效率。三是资金“做乘法”,多管齐下“聚活水”。积极向上争取教育扶持资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帮扶作用,成立5个奖教助学基金会、协会,共筹集各类教育基金3600多万元。四是助学“做除法”,求得最大“公约数”。坚持普惠、特惠相结合,以重点监测户、已脱贫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为资助主体,兼顾单亲家庭、留守儿童、残疾人家庭、遭受突发变故家庭、低保家庭子女及孤儿等困难群体,努力让每个有不同程度困难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帮助。实施归口管理,健全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教育资助体系,严格落实国家助学政策,2022-2023学年补助7090人次,发放助学金418万元。
七、多措并举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一是明确主管部门,落实监管职责。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文件精神,先后印发《关于开展落实“双减”意见专项督导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开展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对全区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科学区分,积极落实分类监管,明确主管部门职责落实监管责任,使各类培训监管走向专业化,监管职责进一步明确。二是强化宣传学习,明确政策要求。及时转发校外培训监管意见及培训机构准入标准等文件,并对《福建教育厅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进行宣传学习,让家长和培训机构明政策、知要求,推进“双减”工作深入开展。同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进一步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积极营造健康教育生态和良好社会氛围。三是部门协作联动,助推审核登记。根据《福建教育厅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区教育局把我区9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职责移交到区文旅部门管理,对辖区内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审核登记,明确审核登记时间以及登记范围要求,规范了审核登记流程,强化时限要求,对不同类型培训机构实行分类指导,公布首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文化艺术类)“白名单”。各相关部门协作联动,积极配合,助推审核登记工作顺利进行,加快改革进程,积极创造科学、规范、高质量、高水平的校外培训环境。
八、涵江区教育局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公开
| |
|
单位:元 |
| |
|
|
|
|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本期发生 |
备注 |
| 借方 |
贷方 |
|
| 1001 |
库存现金 |
6,000.00 |
6,382.32 |
|
| 1002 |
银行存款 |
1,017,710.34 |
1,159,582.04 |
|
| 100201 |
工商银行 |
501,272.84 |
643,144.54 |
|
| 100202 |
农商银行 |
516,437.50 |
516,437.50 |
|
| 1011 |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
188,426.76 |
188,426.76 |
|
| |
资产小计 |
1,212,137.10 |
1,354,391.12 |
|
| 2001 |
应缴财政款 |
30,368.00 |
30,368.00 |
|
| 200101 |
房租收入 |
30,368.00 |
30,368.00 |
|
| 2305 |
其他应付款 |
722,903.25 |
712,786.06 |
|
| 230501 |
代扣款项 |
166,465.75 |
149,960.36 |
|
| 230502 |
租房押金 |
40,000.00 |
40,000.00 |
|
| 230507 |
水费 |
|
1,622.60 |
|
| 230508 |
电费 |
|
4,765.60 |
|
| 230513 |
助学金 |
436,437.50 |
436,437.50 |
|
| 230527 |
市壶兰基金奖金 |
80,000.00 |
80,000.00 |
|
| |
负债小计 |
753,271.25 |
743,154.06 |
|
| 4001 |
财政拨款收入 |
|
6,200,857.84 |
|
| 400101 |
基本支出拨款 |
|
720,587.76 |
|
| 400102 |
项目支出拨款 |
|
5,480,270.08 |
|
| 4011 |
其他收入 |
|
82,129.52 |
|
| 401101 |
非项目资金 |
|
82,129.52 |
|
| |
收入小计 |
|
6,282,987.36 |
|
| 5001 |
经费支出 |
840,394.11 |
|
|
| 500101 |
财政拨款支出 |
830,580.51 |
|
|
| 500102 |
其他资金支出 |
9,813.60 |
|
|
| 5101 |
拨出经费 |
5,574,730.08 |
|
|
| 510101 |
专项经费 |
2,415,469.80 |
|
|
| 510102 |
补助经费 |
3,159,260.28 |
|
|
| |
支出小计 |
6,415,124.19 |
|
|
| |
合计 |
8,380,532.54 |
8,380,532.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