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闭
热门搜索:
关闭

涵江区应急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来源:涵江区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5-01-21 11:10
放大字体 | 缩小字体 | 已收藏,点击取消收藏 点击收藏 点击收藏 | 打印 |

  2024年,莆田市涵江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目标,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理念,认真按照《中共莆田市涵江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真实施<福建省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工作指引>的通知》(莆涵委法办〔2023〕6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一是坚持党委研究重大事项。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的力度,有力保障政府活动于法有据、决策程序依法推进、决策内容依法合规。二是加强行政决策过程督导。年内,局主要负责人已组织召开了8次党委会,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区委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二)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涵江区应急管理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和省委关于推动法治福建建设的具体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陈勇为组长、局党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区应急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执法大队、业务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形成整体合力。同时,加强过程督导,局党委会、班子碰头会以定期或不定期会议的方式研究和解决法治政府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水平。局班子成员认真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重要讲话精神,组织跟进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等,努力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政府建设能力。严格按照《莆田市涵江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通知》开展工作,要求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依法依规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律知识开展好各项工作。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全面细化梳理“五级十五同”标准,及时更新标准化目录清单,全面提升办事指南的准确度,严格按照标准审批;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提升,全面落实“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实行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所需要补充或携带的材料,实现“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事项达到100%,将所有行政许可事项“一网通办率”提升为100%;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严格落实审批过程中对应材料不再收取纸质材料(除换证、注销等需收回原件的事项外),减轻企业和群众的负担。2024年,共受理108项审批服务事项,其中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15件,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4件,应急预案备案18件,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71件,均在严把安全关的基础上,在承诺时间内办结。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提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

  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程序,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对行政决策和执行全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让法律顾问真正参与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出台提供法律保障。

  (三)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执法。

  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努力提升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能,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168家生产经营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查处安全生产隐患230条,已完成整改;普通案件处罚29件,处罚金额129.61万元;简易处罚24件,处罚金额10300元。应急部互联网+执法平台典型案例通过6件。集中曝光安全生产典型案例16件。组织行政执法资格证人员培训及考试。共组织9人未持有行政执法证进行培训及考试,2024年7月至9月共9人报名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且全部考试合格通过,并已申请办理行政执法证。推进乡镇行政执法赋权,将19项行政执法事项交由各乡镇、街道实施,不断延伸应急管理基层触角。

  (四)完善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

  一是加强法治信访建设。2024年上级交办及本级各受理渠道接到信访、投诉、建议共61件,目前全部办结。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举报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文件要求,遵照法定程序,合理处置信访、投诉等请求事项,引导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二是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尊重和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支持和配合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审理行政案件。

  (五)筑牢基础夯实普法宣教阵地

  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做好宣传工作。以安全宣传“五进”为载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周”“消防宣传月”等活动,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活动期间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学习宣传119次、培训2200余人,专题教育培训348次、1万余人,开展应急演练199次,共发放防灾减灾宣传海报500多份、防灾减灾宣传图册6000多份、森林防火和应急避险三折页3000多份。

  三、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局机关法制机构力量薄弱。因重视程度不足,对法制机构建设资金、人力等投入较少,间接引发的人才短缺问题。法制工作需要具备专业法律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但是由于其工作的专业性强、要求高,符合要求的人才有限,而且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存在困难。再者因为工作任务繁重。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增加和完善,法制机构需要处理大量的立法调研、规范性文件审查、执法监督等工作,任务量和复杂程度不断加大,与之相对的人员和资源却没有跟上。局机关法制机构工作未有专职人员承担,是兼职负责,同时承担着行政执法监督、案件办理等职能。

  二是镇(街)应急管理人员未能适应目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求。镇(街)应急办人员编制少、流动性大,执法队伍呈现不稳定性。部分部门、乡镇对于安全生产执法存在误区,将安全生产执法等同于安监人员执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依法行政水平的持续提高,未能顺畅地衔接好安全生产执法工作。

  三是普法广度及深度不足。由于部门内专业的普法人员数量不够,无法满足深入各个地区、各个群体进行宣传的需求,而且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在信息时代难以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限制了宣传广度,讲座等方式深度有限,难以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的深度讲解。同时部分地区和人群社会观念中主动接受普法宣传的意愿较低,加上新兴媒体繁杂信息的冲击,导致受众注意力被分散,普法宣传难以深入受众心中。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进专项整治。一是深化隐患排查防控。切实做好重点行业领域风险普查。落实安全生产每月研判和特殊时段重点研判制度,主动分析掌握事故发生季节性、产业性等特点,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二是落实整改跟踪督办。对于检查所发现的问题实行一般问题立查立改,突出问题限期整改,重大问题挂牌整改,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要求,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隐患按时整改到位,形成闭环。对整改不力的单位,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保持执法震慑力度。在兼顾执法监管在合理范围内“将枪口抬高一厘米”时,也要通过严执法、强震慑来保证执法监管切实有效。一是提升执法水平。以提升乡镇执法监管能力水平为重点,助力乡镇放权赋权工作取得实效,对乡镇(街道)有能力承担的执法事项,依法委托乡镇(街道)执法。二是创新执法方式。完善“互联网+监管”执法方式,深化“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大跨部门联合执法力度。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营造社会共治局面。三是强化执法震慑。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协同,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将严重安全生产违法企业纳入“黑名单”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三)加强全民应急宣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安全生产法》《涵江区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等与民众联系比较紧密的应急知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日”宣传活动;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方法,利用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广泛普及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不断推进应急管理知识宣传“五进”活动,切实增强宣传广度和深度,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